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30章 不长心的东西!(五更)
张夫人也不是一个喜欢拐弯抹角的性子,况且这几年,苏锦绣但凡是琢磨出点儿什么好东西,一定会在上市前先拿过来孝敬他们。



而且这几年下来,每年的果子酒、雅宝酱、还有冬天的一些蔬果,苏锦绣都没少让人送。



东西都不是多值钱的,非金非银,却是实实在在地一份儿心意。



最主要的是,这么久了,人家也没有那种非得攀附张阁老,然后想着一飞冲天的意思。



也因此,张夫人也就更喜欢她了。



“这件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说到底,裴大人这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现在皇上还在气头上,所以老爷也不好劝地太多了。等过几天,皇上气消了,估计那位裴大人也就会被放出来了。”



“原来如此,多谢夫人告知了。我还以为是裴大人自己说错了话,没想到竟是一本书惹的祸。”



说是没想到,其实也想到了。



只是在人前,不想表现地太聪明了。



况且她一介内宅妇人,若是被张阁老知道了她竟然还能猜到宫中之事,怕是要对她生厌了。



“谁说不是呢!罢了,好在老爷后来又看过了,那书的批注时间久了,少说也得是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虽然是已经无从考证,不过铁定与裴大人无关也就是了。”



苏锦绣点点头,“这件事情,还是得张阁老帮忙呢。说起来,昨儿我去了一趟裴府,裴夫人还在抱怨裴大人,说他平日里就不该饮酒,总是管不住那张嘴。”



有些话没有必要挑明。



大家你知我知,也就可以了。



当初裴大人喝多了,出言讥讽了张阁老几句,不知怎地传出去,便成了裴大人辱骂张阁老了。



也亏得张阁老大度,而且也不是那种人云亦云之人,否则,裴大人早就要被教训做人了。



“呵呵,裴夫人这话倒是没错。祸从口出呀。这里是京城,人多嘴杂,就算是你什么都不说不做,还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呢。就拿我们家老爷来说,别看顶着个首辅的职位,人前光鲜亮丽的,可是谁知道这背地里头有多少人等着拿他的错处呢?”



苏锦绣也跟着长叹一声,“是呀,张阁老也是不易。以前也听四郎说张阁老勤于政务,常常半夜才能入睡。有好几次,四郎提到了让我给张阁老送些药酒,其实就是担心他的身体呢。”



张夫人经她提醒,自然也想起来那些个泡着蛇胆或者是人参等各种珍稀药材的药酒了。



“对了,今年你送过来的那支参,看起年份不大,怎地想着送到这里了?”



张夫人这话没有明说。



一般情况下,这参都是送一些百年老参,如此才显得珍贵。



就算是没有百年老参,也会送一些长了几十年的那种。



怎么苏锦绣却送了一枝看起来年份浅的很的参?



“夫人有所不知,这是当初我和四郎在北安州亲手种的。这参长了六年,也便可以采摘了。虽然年限短,可是该有的功效也都有了。而且这种年限短的参,夫人可以用来煲汤或者是做成参茶,不会补过头,刚刚好。”



张夫人拉着她的手,哈哈大笑。



苏锦绣就差直接说了,这种小参,就是用来您平时的膳食中用的。



因为年限短,不会让人担心补地太旺。



而且以他们现在的年岁,喝鸡汤的时候里面有这种参片,既滋养了身体,又不会担心补地火气大了。



“真是个心思聪慧的好孩子。你说我怎么就没有那个福气,把你给收在身边儿了。”



“夫人这话说的,您要是不嫌弃,我天天过来给您请安!”



“罢了罢了,我还不知道你?听说你可是忙地很呢。这是又出去筹措粮食了?”



苏锦绣的笑淡了下来,“是呀。朝廷送去了不少的粮食,只是我听说那里的土壤贫瘠,这秋收,估计也不会好。”



“都是这鬼天气闹腾的。我是没去过那边,只是听老爷提过一句。十几年前,老爷去那边宣过旨,听说也是赶上了一场雨黄沙。好在当时他们中有人有经验,匆匆地选了一处民宅落脚,等到这雨黄沙过去,那马腿都被埋了半截呢。”



苏锦绣听着,顿时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唉,老天爷不给饭吃,咱们也没法子,只能是另辟奚径了。”



“放心吧,南边儿受灾的地方不大,今年的粮食应该还是很有富裕的。朝廷虽然刚出了不少的粮食,可是最多到了月底,就能又有几十万石的粮食入仓呢。”



苏锦绣却没有她那么乐观。



税粮是收上来了。



可问题是还有边关的军粮呢?



难道那些人不用吃饭吗?



又坐了一会儿,苏锦绣便告辞了。



知道了裴大人究竟出了什么事,这心也就不再那么慌了。



另一边,裴府。



裴大郎已经按苏锦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