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五章 廷杖封德彝!(3,新书求订阅!)
本文由·吐血更新,喜欢记得收藏此站__



殿门打开,被三百余锦衣卫押解跪倒在地上的百余位官员,齐齐扬起脑袋,垂头丧气的盯视着房俊,那一袭身穿青衫让房俊显得更加书生意气,神色淡然、



这一战,他们输得彻底,这一刻,百官们心若死灰,他们自认打出了最强而有力的牌,却没想到房俊手中的牌更多,牌面也更大。



房俊扫视了他们一眼,没有说话。



而此时,两道魁梧的身影,面色凝重的同时从大殿中走出,先向着房俊抱了抱拳,随即快步离开太极宫。



封德彝面色灰白望着秦琼和程咬金。



不只是他,百余位大臣们面色同样难看至极,他们知晓,长孙皇后在他们逼宫下真的动怒了,皇宫中的凤凰动怒,虽然不像天子一怒血流漂杵,但同样恐怖如斯。



长安城,今日要血流成河。



“准备吧。”



房俊将目光缓缓从秦琼和程咬金二人的身上收回,望向站在一侧的朱三,开口道:“奉皇后娘娘懿旨,对一百一十四位逼宫之大臣施以廷杖,由长安镇抚司锦衣卫负责执行四十,将廷杖之棍拿过来,准备打吧。”



————



房俊的声音传入大殿中,却并没有打乱三人的争论。



“房俊所言,不无道理。”



杜如晦缓缓开口道:“如今大唐遍地烽烟430,李孝常之乱虽然平定,但还有罗艺、梁师都、李瑗等反贼,导致朝堂上人心不稳,政令实施起来着实困难,廷杖之威,虽然无法安抚人心,但能杀怕人心,长安有镇抚司锦衣卫在,有房俊在,今日以后,威慑宵小之辈足以。)”



“再开科举,两位国公以为如何?”



长孙皇后紧皱秀眉问道:“是否可以实施?”



“可以,但见效慢。”



杜如晦沉吟了良久,冲着长孙皇后拱了拱手,黯然叹息道:“现在百余位身居要职的官员被施以廷杖,随后要由三司会审,抓的抓,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空出来如此多的职位,至少要由尚书省着手一层一层提拔骨干,但下面的人上来了,那些空出来的职位又当如何?就算科举制再开取得效果,这些职位也不能由他们直接担任,老夫怕他们能力不行。”



长孙无忌嗤笑了一声。



杜如晦皱眉道:“赵国公为何发笑?”



“再开科举是谁提出的?”



长孙无忌语气不急不缓问道。



杜如晦微眯起眼眸,上下仔细打量着长孙无忌,啧啧称奇道:“赵国公,我记得你好像跟房俊有过节吧,怎么现在听你这意思,你对房俊提出的再开科举一事,并不反对?”



“我其实更倾向保住百官。”



长孙无忌瞪了他一眼,对于杜如晦揭他老底的事表现的非常不满,语气冷冷道:“眼下开科举,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如果要我来做,或者要陛下来做,都是不让这件事扩大,暂且缓住这些大臣,徐徐图之,只是现在不行,百官行逼宫之举,陛下又远在泾州,如今这一步谁都不能退,尤其是皇后娘娘,再者以房俊的谋划,能提出这个提议,只能说明一点,房俊心有成竹。”



“先从长安城试试。”



长孙皇后定论道:“若是成效不错,再进而推广,若是成效不行,到时候另想办法,事情交给房俊来做,做得好本宫有赏,做不好本宫把他挂在树上,杀杀他的威风!”



“娘娘英明。”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相互对视了一眼,同时异口同声道。



————



很快,朱三率领锦衣卫而回。



一共一百一十三名锦衣卫,每一个人手中提着一根根事先准备好的廷杖,马周跟在他们身旁,同样捧着一根廷杖,一边走来一边低着头细细打量着。



廷杖一般是由栗木制成,击人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



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说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连击连抓,就会被撕得一片稀烂。



在古代不少受刑官员,就死在廷杖之下,即便不死,十之七八的官员,也会落下终身残废。



根据史册记载,廷杖最高的数目是一百,但这已无实际意义,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死了,廷杖一百的人,极少有存活的记录。廷杖八十,意味着双脚已迈进了阎王爷的门槛。



但这是仙侠般大唐。



用栗木棍对这些修为不俗的大臣们就像是痒痒挠使在痒痒肉上,所以房俊为了保证效果,把栗木棍全部换成了钢棍,使其不仅更重,杀伤力也足以骇人听闻。



百余位官员看着钢棍,全都傻眼了。



“东西都准备齐了,那就开始行刑吧。”



房俊乜了众人难看的脸色一眼,扬起手臂用食指指了指为首的封德彝,和百官们不同,封德彝并没有被羁押,而是面色铁青直直的站在远处,死死的瞪视着房俊,开口道:“就从尚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