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夺冠热度还没退却的时候再迎来一波高1潮。
蔓临也是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在青1岛的悠闲生活,没办法,得去帝都宣传电影了啊,按照合同上面写的,这部电影是疼讯送给姜临的礼物。
但这份礼物自己能诞生价值啊。
至于价值多少,就靠姜临自己去创造了。
除去院线享去了50%分成,姜临拿25%的提成,低于25%是疼讯视频跟其他制作公司的。
因为最后是说好的,这部纪录片的网络播放权在疼讯,那疼讯肯定也得拿点提成啊,姜临也不会真的就是别人送是真送,他答应自己只拿25%。
只
但就算是25%,这也是一笔极高的数字~了!
就算带资入组的演员都没有这么高的收入,25%,如果是10亿票房的话那就是2.5亿是归于姜临一个人,2.5亿人民币,虽然比不上家里那份球鞋大合同,但是这只是他的纪录片啊!
纪录片!
他不用演啊!
那只是他工作时的场面拍下来-而已。
纪录片是什么意思?纪录片就典型的是主角不怎么费力,但是团队会非常非常费力的一种电影模式。
也就是说,姜临很可能就动动嘴皮子在小黑屋里接受了几个小时的采访,就能拿到几亿人民币的分成,这是有多么恐怖,但是这又都是值得的,因为姜临这两个字就代表著他的价值。
这就是姜临,永远滴神。
球迷对此部影片的期待可谓是疯狂的级别。
按照姜临球迷后援团的话来说就是,这是最快的个人纪录片,也是成就最高的华夏篮球运动员的个人纪录片。
没有人的个人纪录片是这么快完成的,就算是《姚名年》,那也是过了2年才完成的介绍大姚刚进联盟那一年的电影。
微博发起的一个活动里,表示愿意看姜临这部电影的人数达到了1000万。
而愿意付费看的人达到了800万。
这付费比是惊人的,就算这800万当中只有400万人去看,400万人一张票40块钱,那就是1600万,这还仅仅是微博的人,微博大多数是女球迷比较多,男球迷只有极少数是刷微博的。
所以票房预估已经是在2亿以上了,在2013年2亿票房是个已经很夸张的数字了。
"姜临的脑残粉"说道:其实我已经能够猜到影片的内容是什么,但就是因为我知道影片的内容是什么,所以我更觉得,想要去看了,因为实在是太乱了,我需要一部纪录片把我脑海里的画面都拼凑在一起。
我从姜临在CBA的时候就关注他了,去年一整年我看着他一步步从CBA不知名的小将再到CBA的防守悍将再因为他的防守进入了NBA选秀,然后选秀又没选上。
在这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要放弃了,因为以他的资质在CBA拿到个百万年薪是没有问题的,但他选择依旧留在那边,并且在湖人找到了一份短合同。
被湖人开除后基本所有人都会放弃的情况下他还是到处找试训。
最后在灰熊完成了凤凰涅架。
现在等于是大家都知道姜临涅槊了,但过程依旧都想看一遍。
而且……
篮球纪录片,真的太少了啊!!
这位球迷猜的没错,这次团队的基调就是用的凤凰涅梁,飞龙在天。
电影正式上映!
姜临走访了20多所高校,30多家500人次的电影院,基本所有人都是热血沸腾的怒吼着。
没办法,这部纪录片太燃了啊!
一开始的画面是萎临从更衣室再到总决赛现场的长镜头,从一开始默默无声到最后出现后的沸腾之声。
然后一下子切换到最开始的时候,也是纪录片团队刚拍姜临的时候,在第一场比赛时的那次采访.
一切都回到梦开始的时候。这时是2012年9月。
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之后画面迅速切换,开局晃倒詹姆斯
绝杀科比、单场78分四双、20秒13分,37连胜
期间再加上姜临的一些采访和一些他的同事以及队友对那机场比赛的回忆等等,真的太燃烧了。
燃烧吧,青春!!!
最后几个沸腾的字母像是要从屏幕里出来一样。
其中掠过的杨菲、华莱士、包括现场太多球迷以及教练组的声音画面都是影迷球迷们第一次看到,真的太精彩了。
感觉就在现场看比赛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