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按部就班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第二天一早,最新一期的《港岛日报》照常印刷好派送。



许多订阅了《港岛日报》的用户第一时间便注意到了第一版面上最中央,那一个加粗的大标题,赫然是《48载风雨路,感恩有你相伴》。



看到这个标题,许多人心中一突,连忙看向正文,得知了《港岛日报》转手,沿用了多年的名字即将步入终结。



《港岛日报》虽然日销量只有几千份,但依旧能够订阅的大多是订了几十年的老读者,看到这个消息后,许多人都不禁感慨万千。



心中五味杂陈,伤感、漠视、期待……不一而足。



当然,还有许多人感慨之余,又对文章结尾夸下海口,声称绝对会震撼整个港岛的《凤凰日报》泛起了一丝兴趣。



除了这些用户,传媒界的其他报社也收到了消息,毕竟为了不比同行落后太多,许多报社都有订阅其他同行报纸的习惯,以便尽可能早地把握住新闻热点。



也因此,《港岛日报》的这篇文章也被他们看到了,跟着很快就在业内传扬了开来。



对于《港岛日报》的历史,业内人士都有了解,毕竟不管怎么说,即使《港岛日报》现在没落了,但依旧剥夺不了它是一份老报纸、为报界做出过贡献,也创造过辉煌的事实。



当然,对于新生的《凤凰日报》,大部分报纸都抱着审视的态度,但也没太过在意。



毕竟在港岛,每一年都有许多新报纸出现,也有许多老报纸倒闭,他们早已见怪不怪了,也就是《港岛日报》曾经辉煌过,才会让他们稍加注意。



而对于《港岛日报》是否能够在换皮后浴火重生,他们大都抱着否定的态度。



之前的几任老板不就是前车之鉴么,而且听说这次买下《港岛日报》的还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人,这不是搞笑么?



估计又是哪家的公子哥心血来潮买来玩的吧,他们可不相信一个毫无经验的后生仔可以把没落的《港岛日报》发展起来。



大报社直接将这个消息抛到了一旁,不再理会,大部分中小报社亦大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思。



就算有理智者,也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总而言之,除了寥寥的老读者外,大部分业内人士都不看好《凤凰日报》。



…………



对于外界的纷扰,霍文峻完全没有理会,只是按部就班的执行着计划。



一大早,霍文峻在报社处理了一下事务,了解了各个手下的工作进度后,便继续去股市搜集分析信息。



别说,还真让他发现了几个机会,但可惜都不够亮眼,在霍文峻看来尚不足以担任《凤凰日报》第一期金融板块的头条重任。



霍文峻没有急,继续耐心地搜寻着。



终于,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蓦地落入了眼中,顿时让他眼睛一亮。



立即翻找一些相关消息浏览起来,细细思索之后露出了笑容:



“终于找到了一个爆点,这家众恒实业的财报不太对劲,手法上倒是有些道行,一般人还真很难看出来,可惜还是不够完美无缺,估计也顶不了两天就会被人发现有猫腻,最多应该不超过一周就会爆发,倒是个好机会。



正好《凤凰日报》第一期六天后刊发,提前一两天引爆,只要有人看到了内容,绝对会引爆这支股票的,效果绝对震撼!”



霍文峻嘴角露出了笑意,忙了这么久,终于被他找到了一条足够分量的消息。



不但如此,他还能借机再捞一笔,简直是一石二鸟。



想到就做,霍文峻再次来到了汇丰的投资部门,投入一百万做空众恒实业的股票。



因为十分有信心,他还是决定再配资五倍进入股市,不是不敢动用十倍杠杆,而是没必要。



如果十倍杠杆的话,一百万港币配资就成了一千万,资金太多不好操作,同时目标也太大了,容易引发不可控因素。



而且又不是霍文峻自己亲自操盘,如果有危险也来不及躲避,所以还不如稳扎稳打。



再一个,想要十倍配资,也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还需要汇丰的高层同意,没必要去折腾,也浪费时间。



当然,如果让外人知道霍文峻的想法,估计都会吐血,都五倍杠杆了还叫做稳扎稳打?这让那些不敢动用杠杆的人怎么活!



只可惜,这些人永远不会知道,有一种东西叫外挂!



因为有了一次合作关系,且上一次的收益也很不错,这让汇丰证券投资部门的人记住了霍文峻这个气质独特又颇有见地的少年。



因此这次霍文峻一来,很快就被负责人接待,商谈过程也十分顺利,没多久一百万资金就化为了五百万,开始按照霍文峻的计划慢慢入场。



一切搞定,霍文峻回到了报社。



刚刚走进办公室,车茂兴首先就来汇报。



公司已经注册好了,报纸也更名完成,同时财务部门也已经招收到了一个有十年经验的会计,办事效率非常不错,让霍文峻很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