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土味巨星》 第八百二十一章:添麻烦了
骨气的……”



接着,刘大爷把背篓里的玉米拿出一半装满两个箩筐,又把掉在地上的芋儿叶帽子给老伴儿扣头上遮太阳,说:“走!回家去喝口水,你们也不容易。”



大娘偷偷拿了几个箩筐里的苞谷放回自己的背篓,背上就走。



刘大爷驼着背,吃力地挑起两箩筐玉米跟在后面:“你走慢点,让我走前头,累了你就歇口气,我先回去,再来接你。”



大娘头顶着芋儿叶:“你个老驼背儿还接我,你自己悠到点就是了。”



原本对刘大爷很有意见的赵丽雅,突然眼眶有点湿润,用手扇了扇风:“呼……”



一群人开始往山上爬,速度很慢。



休息的时候,郑渊抢着去帮刘大爷挑玉米,却愣是挑不起来。



聂遥也去试了试,额头青筋都爆出来了,箩筐纹丝不动。



刘大爷冷哼:“一代不如一代……”



聂遥:“???”



这都什么呀?



怎么就上纲上线扯上一代不如一代了?



赵丽雅却看到刘大爷拧开已经满是茶垢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塑料茶缸,让大娘喝水,然后又拧上挂在箩筐上。



最后,还是刘大爷挑玉米,聂遥和郑渊帮着大娘背玉米。



这蜿蜒陡峭的山路,空手都爬得费劲,更别说负重了。



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挑粪的老头,洗涮刘大爷:“驼背儿,你狗曰的要去住新房子喽!好安逸哦。”



刘大爷:“安你妈!”



那人挑着粪骂骂咧咧走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已经下午三点半了。



大娘殷勤地招呼大家坐下,又去拿碗给大家盛凉茶。



刘大爷也不招呼人,坐在屋檐下剥玉米。



一条八仙桌的长凳子倒放在地上,凳子腿上钉着两个胶鞋,晒干的玉米棒子在鞋底上一搓,玉米粒就成片成片的脱落下来。



郑渊和大娘聊了一会儿,写写画画记录下来,然后说道:“安置房已经修好了十栋了,原则上是优先安置特困户,你们就是其中之一。房子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有个小院坝,里头有床有柜子有桌子有燃气灶,当然现在燃气还没有通。而且,国家免费发放三种家用电器……”



大娘眼睛亮晶晶的,却时不时偷瞄刘大爷。



刘大爷丢开一个玉米芯:“我不去!”



郑渊笑道:“一般村民,要交三万块钱,普通贫困户交一万块钱,你们是特困户,不用交钱可以直接入住……”



李家村也在修建安置房,就在村委旁边的平地上。不多,很多村民不够穷不符合标准。所以,只请了个小施工队,几栋几栋的慢慢修建,修好的先交付给特困户。



所以,今天郑渊来除了做跟踪调查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动员刘大爷搬家。



树哥等其他三家特困户,都盼着搬新家,唯独刘大爷不乐意,非常执拗。



任凭郑渊说得天花乱坠,刘大爷不动如山:“不去!”



大娘说:“驼背儿,我上个月去看了哈那些房子,修得亮堂堂滴……”



刘大爷怒道:“要去你去,我不去,我要死在这个屋里头。”



郑渊:“老房子不拆!你想回来看看随时都行,相当于有了两套房子。”



刘大爷:“不去。”



赵丽雅忍不了:“为啥子不去,你说个原因噻。”



刘大爷看了这小女娃一眼:“无功不受禄!”



赵丽雅气得呀,小虎牙磨得咯吱作响,却特么无言以对。



于是,动员陷入了僵局。



赵丽雅的小脑袋转动起来,突然问道:“你家孙子上下学要走多久?”



大娘:“一个多小时。”



学校在半山腰,到村委要走半个小时,村委到这儿还有半个小时。



赵丽雅说:“现在还好,到了冬天的话,早晨上学天还没亮,晚上放学回来天都黑了,又冷……安置房离学校近多了,冬天还不漏风,暖和。”



刘大爷剥玉米的动作停了,牛一样喘着粗气。



勇娃很乖,成绩也很好,每年手上脚上耳朵上全是冻疮,几乎年年都会流脓,老两口最是心疼。



众人纷纷看着刘大爷。



好半晌,刘大爷说:“我……不要家用电器。”



众人大喜,纷纷朝赵丽雅竖起大拇指。



至少成功了一大半!



赵丽雅骄傲惨了,哼!你个糟老头子,跟我斗?



她跟着喜出望外的大娘进屋收拾东西,虽然不是现在就搬家,但耐不住大娘激动啊。



大娘开始翻箱倒柜找东西,并给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