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大唐第一逆子》 第699章 优柔寡断的李二
李渊的这种表现让李世民感觉到无比的恐惧。



“太上皇,你怎么呢?”



他不断叫道。



可是他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完全没有理会。



而长孙皇后也吓到了。



“快快……传御医!快快快……”



慌乱之中,长孙皇后想到了让御医过来看一下。



而此时的李渊早就不醒人事了。



现在人命关天。



如果不及时抢救的话,李渊怕是要交代在这里了。



李世民更是惊魂未定。



这个时候,谁都不能淡定啊!怎么办?怎么办?



同时,李世民突然醒悟,又大声喊道:“你们耳朵聋了吗?快去请御医!”



接着,便有人迅速去请了御医过来。



而此时,三人将李渊给放平了。为了让他好受一些。



但他还是十分不妙。



杨妃这时道:“陛下不如将太上皇送到长安第一医院,那里有着专业的医生可以救治,指不定孙真人也在那里呢!陛下……”



这是杨妃的请求。



可是李世民却不以为意。



“朕的大明宫中还有御医存在,他们还不如长安第一医院的医生?这个话不要讲了!”



他的自信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长孙皇后也意识到不妙。



“陛下,妾身以为杨妃说得没有错啊!不如去长安第一医院,现在还有时间,不要等到御医来了,时间就不够了!



您可知道,这种感觉,妾身也有过,当时都要死了,如果不是愔儿出手相救,妾身怕是早就死在那里了。所以他的经验了丰富的,他开的医院一定也具备这样的功能!



而且那里还单独出来抢救室,这是独立出来的一间科室,为的是一些突发情况,一些人突发疾病抢救用!太上皇就是这类人!”



这是长孙皇后说的,当时是李愔的出手,才让她活下来。



这种感觉,她还记忆尤深。



同时,可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如果一个救治不及时的话,李渊怕是要交代这里了。



加上她们去参加过医院的揭牌仪式,当时李愔有大概介绍,她们才知道的。



李世民依然没有听长孙皇后的意思。



他还是固执。



“先等御医来看看吧!”



这人就是死鸭子嘴硬,说什么也不让李渊到长安第一医院来看。那样很丢人吗?没有知道李世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一次不去看看,怕是要出人命的。



因为李渊现在的情况十分不妙。



这时的他已出现了嘴歪的情况,甚至开始流口水了。



忽然,他眼睛一睁。像是回光返照一般。



李世民道:“你们看,没事,没事的!”



可是李渊却开始胡言乱语了。



但却是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他像是疯了一般。



“怎么回事?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大家都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最为常见,如果不及时救治,怕是要死了。



这种病的死亡率十分之高。



但如果救治及时,还能控制住病情的蔓延。



与此同时,御医从门外走了进来,总的有十几人,这十几人都是老头子。



他们低着头走了进来。



正要行礼。



李世民一见他们的到来,便喝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为太上皇诊治!”



这十几人立即半李渊给围了起来。



同时个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妙的表情。



其中一名最老者,说道:“陛下,太上皇得了怕是外风!”



李世民不解,这卒中是何病。



“这是什么意思?”



“《金匮要略》中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这病的得名在于汉朝张仲景,他在《金匮要略》中首创中风病名,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在治疗方面创立“侯氏黑散”和“风引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