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065 光鲜亮丽的背后(求推荐求收藏)
沈亦泽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汇报。



第三个策划《古今说典》汇报完后,王晓东闷闷不乐地坐回沈亦泽身边。夏台长对这个策划显然不感兴趣,连问题都没问,直接就让他下来了。



“不错啊王师兄!”



“还不错……”



“我觉得核心创意是很好的,只不过在节目形式上可能稍微平淡了点,如果改成竞技形式的,也许会好一些。”



王晓东做的是成语相关,旨在通过演绎成语背后的典故和故事,唤起观众对国学的热爱。



沈亦泽不是专业做策划的,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出发,这种类型的节目确实缺少了一点吸引力。



跟成语相关的节目,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央妈的《中国成语大会》,这种以竞技为主,夹杂点文化普及的形式,才有节目效果。



王晓东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这时第四个策划的演示文稿展现在众人面前,只见封页上四个行书大字:书我人生。



张成鑫一扫全场,慷慨激昂地说:“汉字,乃文化之源;书法,彰汉字之美。我始终坚定地认为,书法是我们华夏民族所独有的、最具代表性、最具美感同时也是最被忽视的文化艺术!”



“因此,由我策划的这档《书我人生》,旨在通过举办一场书法大赛,弘扬传统文化,推广书法艺术。具体节目形式如下……”



沈亦泽和王晓东不约而同地扭头看向对方,均看见彼此眼中的惊疑。



“我没听错吧,书法大赛……”



沈亦泽小声嘀咕。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他要是观众,绝对不会看书法比赛,一是因为他欣赏不来,二是因为听起来就很无聊。



王晓东也很困惑,据他打听到的小道消息,应该不是这个节目才对,难道临阵变卦了?



台里和卫视频道的7名高层领导,除了夏荣生夏台长和张怀远张总编,其他人都皱起了眉头。



别人不了解,但他们太知道了,夏荣生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他家里有一间“草行书屋”,就是专门用来收藏历代大家的草书和行书名作的。



这摆明了就是冲夏台长来的!



陈斌偷偷瞥了眼夏荣生,只见老人微微颔首,神情愉悦,听得十分专注。又转头看向张怀远,张怀远感受到目光,对陈斌微不可察地轻轻一笑,气定神闲便如已稳操胜券一般。



真无耻啊……



陈斌在心里暗骂。



听了一会儿,沈亦泽凑到王晓东耳边说:“这个姓张的感觉有点本事啊,在核心创意这么无聊的情况下,他还能把节目形式玩出这么多花样来,如果不是以书法为主题,我还真没什么把握。”



之前听王晓东抱怨,他以为张成鑫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结果人家这个策划确实有东西,证明还是有真才实学的,并非一无是处。



王晓东正色道:“你要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你左手边,坐第二排的那个人,看见没?”



沈亦泽按指示瞄了一眼:“他啊,叫赵辉吧,我早上见过,你们策划部的员工嘛!他怎么了?”



“你看着吧!我打赌,一会儿到了答问环节,张成鑫肯定要换赵辉上去。”



王晓东神秘一笑,不再多说。



沈亦泽一头雾水,但见王师兄铁了心要卖个关子,也就只能耐着性子听下去。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感谢各位领导的聆听。接下来由我的同事,也是我们二组非常优秀的新人,赵辉,来回答各位的问题。”



张成鑫说完立马下台,换上赵辉。



“诶?还真是!这有什么说法嘛?”



沈亦泽好奇追问。



“有个屁的说法!”



王晓东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这个策划压根不是张成鑫写的!你让他照着PPT背稿子还行,但让他临场应变,回答评委的问题,他就做不到了,所以才不得不换上真正的原创。”



沈亦泽惊得合不拢嘴:“也就是说,赵辉其实才是这个策划的原创?”



“不止这个,上次被你《心动的信号》挤下去的,说是张成鑫的策划,其实也是赵辉一手写的!”



沈亦泽只觉得难以置信,江南台堂堂一线大台,怎么能纵容这种事情发生?



仿佛看穿了沈亦泽的心思,王晓东冷笑道:“外人看我们都觉得光鲜亮丽,其实在这栋楼里,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你王师兄也是这么过来的……算了,都过去了,不提也罢。”



赵辉面对提问,从容不迫地一一应对。



夏荣生显然十分满意,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



陈斌看在眼里,心知不妙,他略一思索,朗声道:“书法的确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我本人非常热爱书法,也认识一些当代的书法大家。”



他顿了顿,说:“你们想要推广书法的心意是好的,但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一项门槛很高的艺术,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书法,不具备基本鉴赏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