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十章 大唐美食和皇帝的美食
/>


因为供膳的内侍们担心皇帝一旦食髓知味,随时要吃,比如夏天要吃冬笋,冬天要吃新鲜蚕豆,供奉不周,那可就是大罪,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同样道理,民间的一些美食,也不能让皇帝吃到。



李世民有次心血来潮想着去外面搓一顿,谁知道那些内侍们直接钻到了酒楼的厨房,每道菜端上去时,内侍们就一律给放一大勺糖。这一大勺糖下去,李世民什么好滋味也吃不到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因为这些内侍们害怕李世民吃惯了,要是回到宫里要吃,你说内侍们怎么办?



也许你又要奇怪了,宫里的厨子应该都是百里挑一选出来的,怎么做菜手艺还不如扬州的厨子呢?



这是因为宫里规矩太多,一道菜要怎么做,要用多少原料,要放哪些调料,都要记录下来,厨师只能按菜谱做菜,不能自己发挥更改。



这样即使是一流的厨师,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皇帝也就吃不到他们烹饪的最佳肴馔了。



皇帝吃的并不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宫廷进餐礼仪的限制。



我们都知道,许多菜肴要在刚出锅时才能品尝到最鲜美的味道、酥炸、烤制食品凉了以后不仅不鲜美,口感也很差。



但皇帝用膳讲究啊,要先摆好桌子,把与他身份相符的菜肴一起端上来。



厨师便只好在半天、甚至在一天以前就把菜肴做好,或煨在火上,或焖在大蒸笼里,这样的菜只能是中看不中吃。



而且厨房距皇帝用餐之处很远,就算是新做出来的菜,等端到皇帝面前,也过了最佳食用时段了。



.............................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