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8章 玻璃种翡翠
随着时间的推移,潘家园鬼市上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简直到了摩肩接踵的地步。



不过即便人再多,但几乎所有人看东西的速度都非常慢,无论是瓷器,书画,还是别的都是如此。



特别是在遇到入眼的玩意儿之时,那速度还会更慢,有些人甚至还会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但杨明的举动却是截然相反。



所有路过的摊位,他每每都是走马观花,偶尔拿起一两样东西往往也都是一眼而过,放下就直奔下一个摊位……



那逛古玩市场就跟赶路似的德行,直看的不少人纷纷大摇其头,心说这人——生怕别人看不出你是生瓜蛋子还是咋的?



一般人都注意到了这点,那些别有用心的摊主们自然不可能没注意到。



远远看到杨明的做派,再看到他那一身一看就价值不菲的行头,好几个摊主在对望之中,嘴角都露出了怪笑,心说这要有机会,要不做局坑丫一把,那简直都对不住自个儿啊!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杨明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即便知道,他也不会在乎,因为此刻的他正憋足了劲想要过个捡漏,捡大漏的瘾……



只可惜在这成百上千的摊位,假货多如牛毛的古玩中找到那么几样值得出手的东西,又谈何容易?



眼见天色微明,却依旧还一无所获的杨明是忍不住的有点失望,心说都说这八十年代的潘家园好东西遍地都是,但现在看来也不是这么回事嘛!



就在杨明以为今晚要白跑,目光落在前方摊位之上的挂件之时,两眼却是微微一亮。



玉牌入手,手感压手,灯光一打,看到纹理中的苍蝇翅,杨明心里就已经大概有谱……



眼见杨明有意,摊主道:“小兄弟你可真有眼光啊,这可是老坑翡翠,不但种水好,更重要的是雕工……”



不等摊主继续吹下去,杨明就笑道:“你就直说打算多少出手吧!



摊主却并未报价,反倒是笑眯眯的看着杨明道:“要不小兄弟你说个价,要合适的话你拿走?”



别看这一问一答就是口水话,但其中的门道可深着呢!



杨明问,这叫探底,想冲着摊主的要价压价。



摊主反将一军,这则是在考杨明的眼力……



他要眼力不够报高了,那就说明他不太懂。



这样摊主就能利用这点漫天要价…………



要报的低了,他还能往上加。



总之一句话,摊主这基本是立于了不败之地。



好在杨明看着虽然年轻,但穿越前可在古玩方面浸淫了几十年,因而报价中规中矩。



一听报价,摊主就知道杨明虽然看着像个生瓜蛋子,但事实上却道行不浅,因而也没太过啰嗦,三言两语之后便以五十块成交。



玉牌到手之时,天色已经大亮。



不但各色人等已经在逐渐散去,就连包袱斋的摊主们都已经开始收摊准备回家,杨明便也断了继续溜达的兴趣,招呼谷孝武曾凡志一声,准备去吃点早餐之后再看看周边有没有什么可以入手的四合院。



“几位想吃什么?”



见有客人上门,早餐店的摊主热情的问。



“听秦总说京都的炒肝豆汁卤煮好吃,要不我们尝尝?”曾凡志谷孝武道。



“随便你们吧,反正我是不爱吃那些!”



杨明笑笑,要了豆花油条,一边啃一边拿出玉牌端详。



“这是玻璃的吧?”



看到吊坠,因为吃食还没端上来,谷孝武曾凡志二人便没话找话的道:“就比啤酒瓶盖大不多少的东西,能值五十块?”



“玻璃是玻璃,不过不是一般的玻璃……”



杨明白了二人一眼,心说这可是正宗的玻璃种翡翠啊——你们居然问我值不值五十块?



但买到这挂件对杨明来说,却算不得是捡漏。



以国内文化来说,几千年来推崇的玉种其实还是如和田之类的软玉,而不是硬玉。



如翡翠这等硬玉的流行时间很短,确切的来说是从慈禧开始的,最出名的莫过于翡翠白菜,距今也不过百十来年的光景。



除了时间短,文化积淀不够之外,翡翠最初的流行,也往往更看重色,而非看种。



所谓种,就是翡翠的通透,和纯净度。



越通透,越纯净,种水也就越好。



而对于翡翠的种水,业界大概以糯种,糯化种,冰种,玻璃种和帝王种作为区分,糯种最次,帝王种最好……



到最近二三十年,翡翠虽说已经从单纯的重色,发展到更追求种水俱佳,但对色的偏好,却还是占主流。



单纯的种水好而不带色,在时下并不吃香。



所以五十块买到这挂坠,在现在来说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