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两百一十六章声声臣附议
眼里还需细细打磨几年。



不过,唐礼的话倒是打开了在场所有大臣的嘴巴,反正出头鸟已经有了,就算这只出头鸟是皇上自己拉出来的,那他们也不管了。



“皇上,老臣也觉得,扩军一事不是不行,但按照以往来说,这五万黑甲玄骑!三年之期所需军费……说之为天文数字也毫不为过,但我大楚开国所立国策乃是与民生息,此次扩军之举虽然是为戍守边境,但五万之数还是太多了。”



这次站出来的是在赵云青的示意下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的户部右侍郎谢端佑。



至于为什么不是左侍郎嘛先,因为左侍郎不是别人,正是国相苏望的儿子苏如玉。



刚才没有出头鸟的时候他不站出来替自己的主官说话还情有可原,但现在唐礼都先发话了,谢端佑再不站出来回去可就要被赵云青给小鞋穿了。



苏如玉可以不在乎赵云青,他谢端佑可不能不考虑。



而在看见身边终于多出两个人来之后,赵云青也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不过,唐礼和谢端佑两人所说的估计也是在场大部分文官心中的意思。



二皇子要扩军!可以!大家不管怎么说面子还是要给的,但扩五万黑甲玄骑,这些文官是不会答应的。



就算经费上大家可以咬咬牙过日子,但也不可能便宜了那些武将。



朝堂上的另一边,老元帅窦宪章同苏望等人一样闭目养神,这个曾经为大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在闭口禅一途上,比之苏望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到了楚政不开口他绝不说话的地步。



作为军队在京中的领头人物,窦宪章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没有过什么大动作了,甚至往严重了说,讲他窦宪章毫无作为也不为过。



但就是在这毫无作为中,文官却没能从武将手里拿走多少权利,这些年来文武官员相安无事不得不说这里面有着窦宪章的努力。



不过除了窦宪章,他后面的一些老将军却有些眼巴巴的望着最上面的楚政了。



军队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赵云青替楚政掌管着大楚的钱袋子那是出了名的抠。



往年在军费上,这些老将军就是和这个扣老叟打交道,但每一年,在这些老将军快要忍不住发火的时候,赵云青总是能拿出一个大家都能勉强接受的价格出来。



搞得好几年来,一些老将军都准备在皇上面前参这赵云青一本的时候,又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



有人打开了话头,低下就不时有人站出来说话了,但总的意思都是扩军可以,但不能有五万那么多。



二皇子静静的看着这一切没有急着说话,直到楚政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楚天雄才向前一步说到。



“父皇,近年来军事疲惫已经快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边境士兵戎守各方苦不堪言,但须知我大楚兴盛皆是来自于边境安稳,如若我朝再不重视边境之事,恐怕将会动摇国本!”



“二皇子慎言,我朝数年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扩军之事如何能扯到国本之上。”



扩军一事唐礼可以圆滑,但此刻他倒是可以大着胆子说二皇子的不是了,这也是为何楚政看出了他的圆滑,他却还能坐在御史台主官位置上的原因。



唐礼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不假,但大是大非面前还是看得清楚的。



不过,唐礼的话刚刚说完,原本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元帅窦宪章睁开了眼睛。



看着唐礼,这位整整十年来都发挥着不争精神的老人开口说话了。



“唐大人说我朝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不知这一点唐大人是从何得知?”



“京中繁华!各地百姓也都能吃饱穿暖,百年未有之盛世景象就在眼前,老元帅看不见吗?”



窦宪章盯着唐礼,眼神虽然平静却依旧看得唐礼有些心底发毛。



这位十年不曾说过话的老将,也终于决定要为边境将士和百姓说上几句话了。



“京中繁华,本帅确实看见了,相比前朝确实也是百年未有之盛世景象,但唐大人说各地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这一结论却不知从何而来,唐大人可曾离京真正的去到大楚各地看看,那些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了?”



年岁已高但威势仍存的老元帅窦宪章陡然提高了声音。



“大楚辽锦二州边境之地,每年战死的将士足足有五千人!”



文官之中有人肃然起敬,不管他们和这些武将有着怎样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都值得他们尊敬。



“本来这也没什么,将士吃军粮拿军饷,不死在战场又死在那里呢?”



窦宪章压声音压低了回来,但在下一刻又突然拔高。



“但你们这些文官不知道的是,边境军力不济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几年,我大楚每年都会因为兵力不足被草原的那些蛮子攻破一些村子和小城镇,每年都有大量的百姓被草原蛮子屠戮,或是掳会草原沦为奴隶,而等到我朝的军队赶过去时,那些村子或是城镇已经被草原蛮子屠戮一空了。”



说到这里,窦宪章的语速又慢了下来。



“如果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