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44章 华夏兴衰,在此一举




这伙人的头儿正是高丽国王王楷!



没错,眼下统治半岛的还不是人们很熟悉的李氏朝鲜,而是王氏高丽,当代国主就叫王楷。



在白寿翰和妙清等人逃跑之后,大金兴起大兵问罪。



金富轼走投无路,只能向金国投降。



可投降归投降,金国讨要两千万两白银,这是高丽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巨款。



就算把所有高丽人的骨髓都榨出来,怕也是不行。



可金国不答应啊!



他们会吃亏吗?



赵桓的胀等会儿再算,高丽欠我们的,那是一两银子也不能少……他们首先搬空了高丽的府库。



可问题是高丽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又被骗了不少,现在的府库基本上是空的,哪里有钱啊?



金国便下令查抄富户,一连抄了几十家,还是差得太多,甚至说连零头都不够?



怎么办?



拿贵女抵债!



国王的女儿三千两,妃子两千两,贵胄女子,每人五百两,大臣女子,每人一百两。



等到女人抢走,就连小孩子也不放过,悉数抢掠到金国,充当奴仆……



抢了人还不说,金兵还大肆圈地,以此抵偿欠债……



总而言之吧,金国把没能在开封使用的手段,全都变本加厉,用在了高丽身上。



靖康二年的冬天,对于高丽来说,简直是噩梦一场。



金富轼和金富辙彻底沦为了大金的走狗,玩了老命盘剥,恨不得榨干高丽的最后一滴油……到了最后,干脆就决定,要把高丽国主送去五国城关押。



幸运的是还没来得及带走,有人闯进了高丽王宫,将国王救出来,乘坐船只,赶到了大宋。



此刻以郑知常,白寿翰,妙清等人为首的小朝廷,已经组建起来。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赵桓的先见之明,果然没人能救得了高丽!



可是此刻的赵桓,已经半点喜悦都没有了。



连日来,他都在召集文武,商讨对策。



三皇同盟没了,李乾顺复位,成了金人的走狗,高丽不堪一击,也臣服大金了,就连寄予厚望的耶律大石也兵败逃去西域,生死未卜。



曾经的努力,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乌有。



依旧是宋金两国的对决,只不过比历史上晚了一年而已。



自己做得都是无用功!



赵桓一度冒出来这么个荒唐念头……其实谁都清楚,又怎么会毫无用处?



再有一个月,就是靖康三年。



相比起历史上只维持了十三月的靖难年号,此刻已经是大大不同了。



“许学士,你说朕怎么会突然心慌意乱起来?”



新来的许景衡许相公面色深沉,他低低声音道:“官家,这一次宋金之间,实打实的较量,再也没法指望别人插手了。”



赵桓吸了口气,略沉吟之后,无奈点头,确实如此。



哪怕上一次的青化大战,也有耶律大石这一支奇兵。



可现在呢?谁都指望不上了,唯有靠着大宋自己。



而且这也不是危亡在即,需要拼老命的时候。坦白讲在刚登基的时候,赵桓几乎把每天都当成了最后的日子在过。



身为一个官家,他丝毫不在乎自己的脸面,竭尽全力,收拢人心,鼓舞士气,哪怕是一个人,一份力,他也不愿意放过。



从那段紧张刺激的岁月走过,赵桓越发进入角色,也试着用一个皇帝的视角,去看待眼前的问题。



可不管怎么讲,又一次到了生死关头。



二十几万御营兵马,对面的金兵也不下二十万,而且还拥有骑兵优势。



双方实打实的对阵,结果会是如何,赵桓并没有多少把握。



三皇同盟,已经倒下了两个,连锦绣小中华都没了。



所有的担子,全都压在了赵桓身上,没有选择了。



“华夏兴衰,在此一举!”



这是赵桓对着几位武臣发出的呐喊。



韩世忠充满匪气的脸上五官狰狞,曲端牙齿咬得咯咯响,吴玠神色严肃,宛如怒目金刚。岳飞也是同样深沉凝重,刘锜,刘晏,所有将领,莫不如是!



“官家,臣想请战!”



率先迎着赵桓目光的居然是韩世忠,他按照腰上的佩剑,狰狞道:“我不信金人能轻易吞了西夏,我也不信,李乾顺那个老东西能顺利号令全国!西夏的局面还没到不可挽回的时候,我现在就提着三万精锐,杀进西夏!金人不是扶持了李乾顺吗?那他们就要管到底!”



岳飞的眉头瞬间挑起,“韩大王,你想把战火引入西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