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宋成祖》 第562章 小中华
有了地头蛇帮忙,推行的效果倍增。



每到一处,都会设立医馆,帮着百姓解除病痛,随后还准备了一些粮食,用来救济贫苦。



岳飞最初的动作不大,但是每一步都很稳。



当和本地百姓建立起来联系之后,真正能沟通贫苦,取信于民。一些更猛烈的手段才能拿得出来。



比如岳飞就再一次召集地方部落头人,要求他们上缴土地牲畜,放弃手里的奴隶,愿意留下来,岳飞可以提供给他们官职,让他们继续发挥作用。



如果不愿意,可以拿一笔钱,去大宋享受生活。



可若是敢对抗命令,死守着不改变,那就是领教一下大宋的军力了。



短短的半月之间,岳飞就连着摧毁了五个部落,带头造反的直接给杀了,其余亲眷也都发配万里,永远不要回来。



岳飞摧毁了一个世界,可也在建设一个世界。



那些鹰堡少年,几乎都成了官员,还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再加上那些天花宣讲员,甚至还有一些平民和奴隶,在分田行动中表现好的。



不拘一格,悉数录用,授予官职。



这一番努力下来,围绕着君士坦丁堡,就出现了一个和大宋类似的社会的结构。



基础打好了,孔玠的到来,宣讲儒学,虽然冲击巨大,但是有了经济基础,改变并不算什么难事。



……



“岳王再造小中华,功盖宇内,当世无双,老臣以为,应该厚赏!”陈康伯躬身说道。



作为赵桓手下,第四任首相,和那三位不同。



陈康伯主要是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力以赴谋发展。



在陈康伯任内,开始了许多工程。



比如治理荆江,比如疏浚黄河,比如修建天津港口,推行轨道马车……这位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集中财力,一个大项目落实了,能带来的收益就是多方面的。



长江治理,通行的船只就多了,众所周知,南方缺少煤炭,人口又很稠密,全靠着山里砍柴吗?或者是烧稻草?



显然都是不够的。



航路疏浚之后,船只运载能力上来,也就能运顺更多的煤炭到沿江的城市。



煤炭需求暴增,北方的矿场日夜赶工,除了生产煤炭增加,还要往外运输,道路,铁轨,四轮马车,甚至是蒸汽机……这些东西都提上了日程,或者在酝酿发展之中。



大宋的进步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这位兢兢业业的首相大人,自然是居功厥伟。



按理说海外不管多大的动静,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他是不会动心的。



奈何岳飞的手段了得,孔玠又去帮衬,愣是弄出了一个“小中华”,无论如何,陈康伯也不能无动于衷。



赵桓笑容可掬,“燕王出将入相,自然不是凡夫俗子,陈相公,你说朕的眼光如何?”



陈康伯躬着身躯,出将入相四个字让他微微一动,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官家眼光自然是天下无双,岳王忠勇,也是世所罕见,明君贤臣,是我大宋之福!”



赵桓再度轻笑,“陈相公,光是赏赐燕王,就足够了吗?”



陈康伯微微一怔,随即道:“官家可是要调拨物资,支持岳王?”



赵桓哑然失笑,“你这是跟朕装糊涂……孔玠尚且敢浮海万里,去宣扬教化。难道我大宋就没有勇士了吗?”



一声质问,陈康伯无言以对。



官家的意思用得着多说了吗?



现在君士坦丁堡,最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需要有人站出来,保住这一块来之不易的成果。



就在赵桓表态之后,大宋的宣传机器全力开动。



作为当世唯一的超级大国,一旦展现出强烈的国家意志,哪怕仅仅是余波,也足以灭国无数!



一句话,朕要让天下知道,什么是超级大国!



首先,一出名为《西北存孤忠》的戏码登上了舞台,一队白发苍苍的老兵,行走在荒漠之上,他们从龟兹向西州运送粮饷。



漫天黄沙,敌人出没,这样一群白发老翁,挺着脊梁,紧握长刀,杀敌护粮,死死捍卫着最后的国土……大唐也曾经经略西域,拥有数千里疆土,奈何安史之乱以后,同中原的联系断绝,这一支孤军在西北被消耗一空,中原王朝,再度恢复西域之地,却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自西汉以来,经略西域的成果荡然无存,只剩下敦煌石窟,却不见了汉家子弟。



这是历史的疮疤!



如今大宋在更远的地方,有了更大的成果。



不能重演安史之乱的悲剧。



不能让归义军的悲剧重演!



天津,威海,胶州,海州,苏州,杭州,泉州,广州……各处港口,持枪背弓者,不计其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