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正文 第六百六十一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五千字补偿章)
,众人是要‘日增’,而圣人是‘日损’,损之又损,损到什么都不要了,在众人眼里像是遗失了很多东西一样,但他却还是能正常生活,安之若素,这恰恰又代表他其实已经什么都有了,东西全部够用……原来之前损去的东西,都是多余的啊。”



他轻轻摇头,“所以道家圣人无为,不求不争,遗失了所以东西后,得到了真我……这就是这句话的完整内涵,只要围绕它的思想破题皆可,嘶我好像又可以用‘无为’作答……”



赵戎话语忽然一顿,沉默下来。



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卷面上‘众人皆有余我独遗’这八个精神气十足的潦草字。



“这位出题的老先生想考的…真的是道家的真我与无为吗?”



自语的儒生安静了好一会儿。



落笔声、磨墨声、翻卷声碎碎细细交织的考场上。



赵戎坐在后排靠潭水的位置,缓缓转头看了看平静无波的碧潭。



他轻轻摇头。



“这又是一个陷阱,是出题人用来针对我这类熟读百家经典欲取高分的学子的陷阱,这个素未蒙面的出题人确实是出了一道《道经》里的题目,但他是一位儒家先生,而我也是儒家学子,他必不可能支持道家思想,我也并不能用道家学说答题,否则就是着了道了。”



赵戎心里默语一声,“所以出题人的本意很简单,他确实是博览群书,遍观百家,因为欣赏《道经》里的这句话,觉得大善,于是不拘一格的拿来出题了,但是他的欣赏与认为的大善,必然不是其中所含的道家思想,而是……融入了我们儒家思想后的理解。”



彻底破题,赵戎恍然大悟,他暗骂一声“老狐狸真狡猾”。



“差点落入了圈套,不过还是抱歉,本公子也来到了大气层。”



赵戎轻笑一声,微笑捏起毛笔,一手托着腕袖,开始下笔。



只见他在卷上首行写出破题语: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何写它?



试问道家圣人损之又损,损到几乎什么都没有,他求的是什么?



求的是‘一’!是什么欲望都剔除后,仅剩的唯一的‘一’。



所以圣人的‘我若遗’,其实是‘我若一’。



这道奇诡试策题的出题人欣赏的就是道家圣人这种求‘一’的修身之法,而不是欣赏道家的‘一’。



道家圣人求的这个‘一’是什么?



是寂寞无为。



那么儒家圣人呢?



自然是正心有为。



赵戎若是没有看破这一点,写‘大佬说的对呀对呀’,然后傻乎乎的往全盘赞同道家圣人与他的‘一’这个方向答题,那就是茅坑里点灯。



所以赵戎准备用‘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破题,赞成道家圣人‘若遗’的修身法,但却旗帜鲜明的站儒家的‘一’。



它大致意思是:



在下确实在个人生活这些方面损之又损,无为不争,像个愚人,但是在‘天地立心生民立命’这等天下大事上,不可不为,倾力有为!



因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赵戎突然取过涂改工具,将这句话涂抹去了。



“不善,太过宽泛,不够亮眼……有了!试试这个。”



他换了张多余备份的新答纸,重新提笔写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有道正焉。



顿笔。



赵戎仔细看了眼,想了想,忽然又将这答纸折起,作废。



“还是不善,太过直白,不够出彩。”



他嘴里念念有词,微眯着眼,边若有所思,边随意扫过前方瞌睡的胖先生与周围正刚刚阅读完试策题纷纷面露忧难色的考生们。



最后,赵戎眼帘顿开,迅速伏案,在崭新的答卷上笔走龙蛇。



这一次,他也只写了寥寥八字的破题词:



箪食瓢饮,不忧反乐。



出题人用《道经》中圣人言,那他也用儒经中的圣人言。



破题词出自某位圣人典故: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众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你写道家圣人与众人,一遗一余;本公子也写儒家圣人与众人,一乐一忧。



而且破题词还是精妙典故。



这波呀,是四个二带一对王,绝杀!



赵戎会心一笑,领头最难的破题词完毕,犹如画龙点睛,接下来的‘描绘龙身’,他轻车熟路,笔走游龙。



约莫半个时辰后,赵戎全部写完,收工。



卷子从头到尾检查了遍,确定没有错别字后,赵戎搁在一遍晾墨。而他则直接收拾起了东西,准备走人。



直至此刻,距离开考才过去大半个时辰。



而作为主课的经义考核,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