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农门团宠小娇娘》 第六百六十九章 野茶不野
吏部尚书仔细打量方玉,几年前因为血丹事件,他也远远看过他一眼。



不得不说,那时候方玉还带了几分稚嫩和倔强。



如今再看,几年父母官做下来,他可是出息很多。



人黑了瘦了,眉眼间却多了几分沉稳,一身官府穿在身上,正气凛然,让人见之心折。



寒门贵子,本就极少,方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也许对旁人来说,接任京兆尹是要命,对方玉来说,绝对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而这个想法,在他打开折子仔细看过之后,越发明显了。



其实方玉的所有安置流民的举措,都算不得如何出奇。



但却应了四个字,恰到好处!



登记,检查病症,暂时赈济,安置落脚,自力更生。



若是把流民之事分配个他,他最后也会如此做。



但为什么不做呢,原因很简单,京都势力错综复杂,互相牵制。



若是他出头,必定会有人捣乱,不想他扬名得功劳。



搞不好,到时候功劳苦劳都没有,还被人说能力不成。



当然处置的好,以后也许更惨。



但凡有棘手的差事,人人都要退给他,理由都是现成的,精明强干,处置流民有方。



原来的京兆尹倒是名正言顺,但他可没有方玉这个魄力,刚到京都,吏部衙门都没来一趟,就三下五除二把事情解决一半了!



这就好比什么,一群豺狼都盯着一块肉,结果飞来一只鹰,叼着肉就跑了。



人人就是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但抛开私利,从大义之上来说,京都如今,正需要方玉这样的人来打开僵持的局面。



方玉在京都,不归属任何势力,属于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类型。



偏偏一身正气,极有才干,满心满眼都是为国为民。



就是旁人看不惯,也不敢动他…



“好,你这赈济流民的法子不错,待我同其余几位阁老商量过后,再给你批复。”



方玉行礼道谢,“辛苦大人了,赈济灾民的粮食是我从家里调来的,只够流民两三日果腹。



还请大人们尽快批复!”



吏部尚书倒也不觉得这催促无礼,毕竟这是事实。



他点点头,算是应了下来。



方玉这才示意门口的吴岩上前,取了他手里一只小小的方盒子,放到尚书大人的书桌儿上。



“大人,下官常年在桥安县,除了西瓜并没有什么土产。



如今又不是吃西瓜的季节,所以,下官给大人带了一罐偶尔得来的野茶。



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尚书大人瞧着盒子平平无奇,再想方玉寒门出身,也就没有拒绝。



“好,有心了。”



方玉再次行礼告辞,留下尚书大人处置了一些紧急的差事,刚要吩咐出门。



其余几位阁老就找了过来,“听说方玉送了折子?”



吏部尚书起身,互相行礼过后,他就把折子递给众人传看,又把盒子退给小吏。



“方玉不但送了折子,还送了一罐野茶,咱们一起尝尝吧。”



他这般,也是表示坦荡清白之意。



众人笑笑,也没在意。



于是,几人看过折子,都觉得不错,批复之后吩咐小吏送去京兆尹。



这时候,野茶也泡好了,众人端起,抿上一口…



吏部尚书立刻就开始肝疼!



这哪里是什么野茶,简直就是鲜茶!



清冽甘醇,香透肺腑!



“这是野茶?



怎么比江南的贡茶还好!”



“是啊,之前从未喝过?”



吏部尚书肉疼,一边给小吏使眼色,一边应道。



“方府尹是这么说的,只有巴掌大一小罐儿。”



其余几人一边小口喝着,很是珍惜,一边遗憾方才怎么没在这里。



但他们也不担心,因为以后都在一个京都,在一个朝堂共事,想要找方玉说说话,要点儿礼也不难…



辛家大门外,门子一见方玉,立刻就开始往后院禀报,然后恭敬热情的引着方玉往里走。



昨晚就有人送了拜帖过来,定了上午来拜见先生。



先生也早早吩咐等候,自然谁也不敢怠慢。



再说,方玉几年前拜师,在辛家可是住了很久。



他出手又大方,礼数周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