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农门团宠小娇娘》 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人难做
第二天一早,京兆尹衙门前就贴了红色的大字报,凡事昨日在花想容“买”了香水和护肤品的,今日统统上榜,从高到低。



一字没提花想容给了什么,只说某某家夫人捐赠银两粮食多少,帮助流民过冬,救命功德,美名天下扬。



末尾号召全城百姓,捐粮捐物,府衙会把名册送往宫里,请皇上过目,赏赐。



京兆尹府衙前,贴过追捕文书,贴过犯人画像,还是第一次贴出这样的大红布告。



自然有人要上前看个仔细,于是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



城里有的人家想施粥舍药材之类,真心是觉得流民可怜。



可是形势复杂,想帮也不能帮。



如今有人带头,吏部又火速批复了京兆尹的救灾折子,这也标明了阁老重臣的支持,这些顾虑就没了。



于是,陆续又有马车赶到府衙侧门,捐献的单子也递了进去。



大红布告上的名字越来越多,有些多财却缺少名气的富商巨贾也等不及了,更大手笔的捐献。



而且也不再是粗粮和旧袄裤之类,上来就是棉花、布匹和细粮。



什么事情都怕形成风潮,好似旁人都做,自己不做就错了一样。



如今捐粮捐物帮助流民过冬,就成了所有人都在做的事。



短短三日,统计出的册子已经很厚了。



方玉同易先生商议了一下,这些粮物已经足够流民过冬了,就重新贴了布告,不再收粮食用物,只收银钱。



这银钱要用于明年开出流民回乡之用,路上盘缠,重新安家或者买良种。



世人虽然都知道好人比坏人多,但也从来不缺猜疑之心。



捐粮捐物,保证能用到流民身上。



但捐了银子,是不是流进谁的荷包,就没人知道了。



于是,京兆尹府衙又收了五百多两银子之后,就停了捐献之事。



府衙门前重新贴了布告,公布了收到的银钱,物资明细。



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这是光明正大,请众人监督府衙如何利用这些物资救助流民啊。



有人说,“新任京兆尹真是个与众不同的,这是把账目公布了?”



“是啊,不过这般坦荡,也是难得。



把所有捐献的用处写的清清楚楚,谁想说他贪墨都不成。”



有人原本想看热闹,这会儿酸溜溜说道。



“做个样子而已,谁不会啊。



再说了,人家名下可还有两家铺子呢,日进斗金。



哪里会在乎这么几两银子啊!”



可惜,这话说完,却收到了旁人的冷眼。



这人莫名其妙,他的友人看不得他丢人,就扯了一把,小声提醒道。



“你说的是善缘堂和花想容,这两家铺子确实是方家的。



但从来没人揪出来说事,你知道是为什么?”



“为什么,难道哪里不对?”



“当然不对了,当初那一千个孩子的事,你忘了!



善缘堂就是为了救助他们活命才开起来的,之后每隔五日就会义诊,而且慈安堂的老老少少,都是善缘堂在养着。



善缘堂别说日进斗金,就是日进万金也剩不下。



还有那个花想容,平日都是做女子生意,但这次救助流民,是花想容先挑头捐献的。



你以为旁人不眼红吗,但谁动这两家铺子,就得被口水淹死。”



友人边说边摇头,真是为了他的蠢笨无奈。



这人却不服气,梗着脖子辩驳了一句。



“沽名钓誉而已。”



“三年,你若是能一直这么沽名钓誉下去,京都也会有你一席之地。”



友人不再劝,暗自警醒该离这人远点儿。



行善这件事,你可以不做,但不能阻拦旁人。



这时候,有人低声说了一句。



“善缘堂和花想容已经易主了,前日就改了名字,不在方大人名下了。”



“啊?是吗,被谁买去了吗?”



“那就不知道了,总之方大人名下没有铺子了。”



众人议论几句,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但对方玉这个新人京兆尹都有些同情,好人难做啊。



而这会儿,空间里,方玉正同妹妹说话。



“程校尉家里的孩子,吃了两日药就好利索了,不好到府衙道谢,就送了不少东西到善缘堂。”



方圆儿笑道,“那日看过他几眼,是个目光清正的。



三哥以后可以同他多走动,万一有事,也能搭把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