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290 鹦鹉螺
项阳一听,立即就知道无论是张启程还是李超都不是很在乎那条翻车鱼了。



他立即不再纠结那条翻车鱼的事,将话题重新拉回到吸血乌贼上。



项阳问道:“张总,你喜欢养类似于吸血乌贼这样的小型发光鱼类?”



“那倒不是。”张启程摇头道:“我这次出去了,主要是也想着带一些土特产回来,所以什么稀奇古怪的海货都买了一点。”



“对了,我还带回来一个宝贝,我去拿出来给你看一眼。”



张启程起身,走到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前拉开一个抽屉,从里边拿出来一个木质盒子。



他捧着木盒笑盈盈走到项阳面前,“给你看看这个,要是你不来,这东西我还真不敢拿给老李看。”



李超呵呵一笑,“什么破玩意,还不敢我看,怕我抢啊?”



张启程没搭理李超,他打开木盒。



木盒里边躺着一个非常怪异的海螺。



李超霍然起身。



项阳也眯了眯双眼。



那个怪异海螺,正是现如今只仅存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的鹦鹉螺。



鹦鹉螺是非常古老的软体动物,在这颗生命星球上已经有了数亿年的演化历史。



在现存的头足纲动物中,只有鹦鹉螺背有贝壳,而且贝壳与肉体不分离。



鹦鹉螺的贝壳就是鹦鹉螺的生命奇迹,也带给人类科学家无限的科学遐想。



说到头足纲可能有很多人表示不太了解。



其实头足纲就是软体动物这一大门类中的一种,其它头足纲动物还有乌贼、章鱼等,鹦鹉螺绝对是这个类别里最特殊的物种,甚至一度有科学家大胆猜测,鹦鹉螺根本就不是地球上的本土生物,它们从外星文明带过来地球的。



鹦鹉螺壳薄而轻,呈螺旋形判卷,壳的表面呈乳白色。



壳上面有生长纹,生长纹一般是红褐色,平滑且细密。



整个鹦鹉螺壳外形如同光滑的圆盘,形似鹦鹉的嘴,体型极为的华美,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与艺术性,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



大多数的生物随着世纪的变迁,经历亿万年的演化,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一般都会遵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一些身体的结构。



如那长颈鹿,一代代繁衍下来,它们的脖子会变得越来越长。



再如那吸血乌贼。



远古时代的吸血乌贼化石有一米长,体型几乎是现在的吸血乌贼的三倍。



古代的吸血乌贼生活在浅海,它们与蛇颈龙处在同一个时代。



当时的蛇颈龙具有十米以上的身长,行动迅捷并且异常的凶猛,没有硬壳保护的吸血乌贼很容易成为蛇颈龙的食物,远古时期的吸血乌贼面对蛇颈龙的追捕不得不逃向更深的海域。



吸血乌贼一代代往深海迁徙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着更深海域的大海压强。



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吸血乌贼不但外貌变得越来越小,就连体内的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进化出来了一种色素让它的血液可以储存比其它乌贼多出5倍的氧气,所以在深海一千米下季度缺氧的环境能够成为它们生活的乐园,即便是在4000米深的海沟里也依旧能够找到它们的踪影。



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



而鹦鹉螺却没有遵守过这一项法则。



历经4.5亿年漫长岁月,鹦鹉螺的习性、外形,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不遵守牛顿万有引力的家伙有很多。



不遵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只有鹦鹉螺一种。



这一现象连科学家们都百思不得其解。



科幻之父儒勒·凡尔纳在创作《海底两万里》时,他笔下所幻想的那艘潜艇就叫鹦鹉螺号。



大概儒勒·凡尔纳自己也没想到,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后,美国真的根据鹦鹉螺的形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那艘核潜艇也叫做鹦鹉螺号。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鹦鹉螺壳的数量十分稀少。



因为鹦鹉螺在死后,壳与动物体会分离,动物体会沉没在海底腐烂,外壳则永远漂泊在海上,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终有一天会被海浪给拍得粉碎。



“我出一百万,这只......”



“你就是出五百万,这只鹦鹉螺也不可能转给你。”李超话还没说完,张启程便毫不犹豫地打断道。



项阳听得咂舌不已。



这是在卖狗头金呢?



买家开价起步就是一百万。



卖家更是压根就没打算卖,连漫天要价的做下样子都不愿意做。



张启程非常宝贝地将那木盒给合上,“这只鹦鹉螺我是要当做传家之宝的,谁都不许打它的主意。”



李超连忙阻拦道:“你合上干什么?我们不打它的主意,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