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找到
凌涪正沿着长江北岸向西跋涉。



他找得快绝望时,一个老船夫告诉他,自己家祖祖辈辈住在江边,有一年也像这样,连下了一旬的暴雨,江水猛涨,约莫就是现在的光景,一向太平的欹云岩下发生了一件怪事。



一艘满载茶叶的商船走到欹云岩脚下时,忽然就不见了。



当时并不止那一艘船,还有附近渔民打鱼回来,与商船在欹云岩下错船,大船沉了,渔舟却安然无恙。



更奇的是,第二天天刚亮,长江上游约莫十里远的的一个村庄里,妇女们早起捣衣,却发现江边的石挑板下不断地涌出茶叶。



想那时候的江水多急啊,密麻麻的茶叶在江浪里翻,愣是冲不散。



村里的人认为是妖怪作祟,吓得都不敢往江边去。报了官,官府不理会,还把报官的人抓起来,不许声张。



过了好些天,有胆大的渔民去江边看,还有茶叶断续浮出水面。有过了一阵子,江面上才彻底平静了。



之后许多年,再也没出过那样的事。



老船夫说起往事,还犹自疑惑:“听说那船吃水吃得老深,也是奇怪,运茶的商船,怎么会那么重呢……我说这位老爷啊,何不往上游去瞧瞧?万一就找着了呢,可别让人总在水里泡着。”



凌涪坐在渔舟上啃着馒头,大颗泪珠就滚了出来。



一连几天,他已到了崩溃的边缘,既是恐惧,又自责,悔得恨不能杀了自己。



原来那日常千佛脱下自己的袍子,挥竿向他传讯,是已经意识到了情况有变,催促他赶紧逃命去。



他居然就真的相信了常千佛会另有安排。



——怎么会这么蠢!



十几里山路,对于凌涪这种练武尤其是练腿功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这却是他有识以来,走得最最艰辛、最漫长的一条道。



天降暴雨,水里又不太平,不是日子实在难过的人家不会下到江里谋生,但抵不住凌涪出的酬金太高,村子里会水的青壮男丁几乎全都跳到江里帮忙捞人去了。



妇孺老人则向附近的村庄打听,看谁家在江边捡到人了。



声势浩大,引得周边的人俱前来围观,听说与江下游悬赏寻人的固安堂是一家,也都脱了衣服,赤膊下江了。



“固安堂的林大夫是好人啊。”有人说,“帮这点小忙,哪能收钱呢。”



饶是这么多人相助,从正午忙活到天黑,拿着凌涪书信出去领酬劳的村民已经抬着银子回来了,大江上下依然无一处有讯。



——没有好消息,也没坏消息。



村民们都是吃力气饭的普通百姓,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领到各自的银钱后,难以置信地激动欢呼起来。



有人朝江边抬抬下巴,一块凸起的岩石旁,凌涪沉默地坐着,雨水冲刷他身上,他一动也不动。



人们善良地噤了声,有人回家拿了吃的来,放在凌涪身后。



暴雨下个不停,好心的人们撑着伞,陪凌涪一道等着,生怕他会想不开,直接跳到脚下的大江里去。



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婆踩着泥泞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这边过来,风雨太大,也听不见她喊些什么。



近了才听清:“张用家的呀,你家娃儿还没回呢?娃子们都回了,说没看见大川和小柱,跑散了哩。”



那被称呼“张用家的”妇人慌了神。



村民们纷纷安慰,也跟着着急:下这么大的与,山路湿滑,就是摔一跤也不得了。又着急去找孩子。



正乱跑成一片,有眼尖的叫:“那不是大川和小柱儿吗?”



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就见灰蒙蒙跳动的雨幕里,一高一矮两个小影子蹦跳着朝这边跑过来。



“找着了,找着了。”那叫大川的长得敦实的男孩子跑在前头,被自家母亲逮过去一顿捶打,还没忘气喘吁吁地把话说完:“隔壁的隔壁村子里的陈二丫,她爹昨早去江边饮牛,在草丛里捡到一个人。是个男人,个子高高,还怪好看,就不知道是不是这位老爷家的公子?”



一气说完,口齿甚是利索。



“人呢?”就有人急切问道。



妇人捶了孩子一顿,慌张无主的心情这才缓和了,手一松,大川就摔到了泥地了,也不立刻就爬起来,喘着气直把头摇,表示自己真的累到说不出话了。



那叫小柱的男孩子人机灵,知道天黑还没回家,又要挨母亲一顿揍了,适才是故意放慢了脚步。



现在看母亲打了打完了,应是无事了,哧溜小跑过来,回身往后指:“后面跟着呢。那人伤得好重,非要走,把二丫他爹气得,拿绳子绑在床上。我跟我哥去的时候,二丫把她爹骗出去,正拿菜刀割绳子呢——”



小男孩好一阵后怕,拍着胸脯子道:“哎哟我的娘,把我跟我哥吓得,还以为二丫要杀人。”



没人听他后面说了什么,都翘首往远处的山头看。



此时天差不多快要全黑了,目力再好,一丈地外也看不清脸了。只见被昏冥暮色蚀去大半的山头上,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