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
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
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乡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从考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核心内容。
不过,由于皇帝偏好道家,如果能够在文章中加入道家思想,或许能够取巧获取高分。
当通判把所有关于乡试的事宜简略的说了一遍之后,他又说道:“这一次的乡试,我听说,是由内阁学士吴宗人和徐长青充任正副主考官,而这吴宗人,正好是我们老吴家的宗族,我倒是颇为熟悉。”
易鹏一听,不由正襟危坐起来,看来这一趟还是有收获的,说不定能够弄到一些内部消息。
通判把这两个内阁学士的喜好品性大致说了一遍,说白了,这两个内阁学士,都是严嵩两父子的党羽,算不上什么忠臣,但是也没有坏到哪里去,就是两个胆小怕事,跟着严嵩混的两个读书人罢了。
这样的人,大多善于察言观色,因此肯定时常揣摩圣意,这样一来,易鹏大致弄清楚了,他应该怎么做了。
和之前院试一样,在八股文里加一些道家思想,让这两个内阁学士视若珍宝,给他一个高一点的排名。
聊完了正事,他们又开始相互说起了闲事。
这时,通判叹了一口气,似乎心里压着什么不太痛快的事情。
易鹏不由故意说道:“通判大人,小生平日里除了埋头苦读之外,还精通一些法术,如果大人遇到什么困难之事,可以招呼小生过来,说不定能够有幸帮助大人。”
精通法术?
果然,听见易鹏自称自己精通法术,通判的眼神不由一亮,仿佛是看见了什么希望一样。
吴生也在一旁保证道:“世叔,我这位兄弟的确擅长法术,前不久我们路过一个村庄……”
随后,吴生便把易鹏在村庄里抓住了一只大蜈蚣精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吴通判知道自己这个侄子的人品,他都这么保证了,看来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
如果对方真的擅长法术,说不定自己的问题真的能够被解决呢?
于是,吴通判说道:“说起来,我还真的遇见了一个小麻烦,这麻烦原本也没有多大的事情,不过是我身上的一件东西丢了。这东西也不算多么贵重,但是对于我而言,意义重大,它是我死去的母亲留给我的唯一的遗物,我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一定要把它找到。”
原来是丢东西了。
易鹏立即问道:“通判大人,这东西什么样子,可否具体描述一下?”
通判对于这件宝物太熟悉了,每天都会把玩一阵,因此不假思索的说道:“这物件,外形是一个水晶球,不过只有核桃大小,里面有一个小人,仿佛是会动一般,很是神奇。”
水晶球里有小人?
这让易鹏想到了那个女鬼结晶,也是如水晶一般,里面装着小人,是女鬼的精魄。
随后通判大人再次说道:“因为这物件是我母亲遗留给我的,我想要一直带在身边,便寻了一条黑色的丝绸带子,拴起来之后,一直挂在脖子上,不知道怎么的,有一天突然发现,脖子上的水晶球不见了。”
易鹏暗忖道,这挂在脖子上的东西,可不容易丢,于是详细问道:“水晶不见了,那丝绸带子呢?可见着了?”
通判回道:“也不见了,和着水晶一起不见的,想来应该是被谁偷了去。”
易鹏点了点头,如果这样不见了的,有两种可能,一种,被偷了;还有一种,是丝绸带子断了,这水晶球自然掉到别处去了,指不定被谁捡回去了。
这时,通判说道:“就算带子断了,掉了,也是掉在我府上。这一个月,因为身体不适,我足不出户,所有应酬全部推了,而东西丢的前一个晚上,我还把玩过呢,第二天,准备把玩的时候,就丢了。后来我让府里人四处寻找,差点把整个府上掀了一个底朝天,结果却毫无所获,你说,这不是被人偷了,还是什么?”
如果真如通判所说,这水晶球果然有可能是被人偷了。
于是,易鹏疑惑道:“通判大人,这水晶球既然一直戴在脖子上,难道一直都没有取下来过吗?”
“怎么可能,”通判说道:“晚上把玩的时候,我会把它取下来,把玩一会儿,然后放在床边;洗澡的时候,我也会取下来,洗完澡之后,再把它戴上。除了这两个时间,其他时间我都一直戴着它。”
这样看来,这水晶应该是在这两个时间点弄丢的。
但是,不论是卧室,还是洗澡的地方,都属于府内私密之处,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