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4章 我本非狂人
的东西比我差吧?”



皇甫看向了一旁的秋水,用言语挤兑道。



秋水眉头一皱,有些哭笑不得,“你这老家伙放血也就罢了,却拿言语刁难我,太可恶了。



狼毫大笔是你心头物,你都舍得,我又有什么不舍得的。”



咬了咬牙,从衣袖中,拿出一张金色的镇纸,递了过去,“这是一张镇纸,蕴含着一位大儒的文气。



只要你在上面写出东西,在大儒的文气可以实现的范围内,足以做到言出法随。



今日就送给你了,可要好好的珍惜,不可枉用。”



皇甫、秋水都是江浩然的好友,对江浩然收的这位弟子,也是真心的爱护,拿出来自己最后的东西做礼物。



刹那间。



李元就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实现了华丽的变身,将来注定可以走上人生高峰。



这样的机缘,是许多读书人一辈子都求之不得的。



“李元了不起啊,居然可以得到一位大儒看重。”



李修远也有些讶异,他对李元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李元的文章居然写的这么好,直接让一位大儒不惜当众收徒。



“龙隐村真是个好地方,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悠悠一叹,李修远并没有什么嫉妒之心,如今的他,对功名并不是很看重,若非是为了原身死前的最后一缕念想,他这一次甚至都不会前来松鹤楼文会。



“那是!



小小的龙隐村中,一下子出现了两个大人物。”



青衣少年白秋练皮肤吹弹可破,红润如玉,细密而长的睫毛随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的一眨一眨而请问的抖动着。



“我算不上什么人物,一个过气的秀才,这一次过来,也是随便看看,见识一下郑县的风流人物。”



低声和青衣少年白秋练说着话,法力微微蔓延,把自己的声音隔绝,以免得惊扰了附近的读书人。



三位大儒就坐,李元立身在江浩然的身边。



旁边坐着的是郑县的县令张宽以及学政,只是郑县的县令张宽看了看李元,又看了看李修远。



眸子里透着意味深长的眸光。



他现在还没有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小的一个松鹤楼文会,怎会惊动三位隐居郑县的大儒?



但是有一点,他是知道的,李元和李修远的关系并不好,李元的父亲被李修远两次当中暴打,恨比天高。



李修远也因为李元父亲李蒙的迫害,被李氏一族的族谱除名,彼此之间,除了仇恨,在没有其他的半点情谊可言。



如今。



这样的两个人,却是同处松鹤楼中,谁也无法预料事情将会朝着一个怎样的方向去发展?



“今天松鹤楼文会,是乡试之前读书人相互交流的一次盛会,我们有幸请到了江大儒、皇甫大儒、秋水大儒前来。



这一次,请三位大儒为大家出些题目,大家临场发挥,让大儒指点迷津。



这可是普通的读书人难的的机缘啊。”



请示过三位大儒之后,县令张宽穿着一身便服,站了出来,用手一压,在全场皆静之后,脸上挂着笑眯眯的笑意开口说着,声音洪亮,顿传全场,众人皆闻。



“大家都知道,科举考试包括三种,经文填空,诗词歌赋,经义文章。



经文填空是考的大家对儒家各种经文的熟稔程度,许多大儒皓首穷经一辈子,也不敢说熟悉天下儒文经典。



大考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读书人能够在这一块拿过满分。”



声音一顿,许多的读书人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儒门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不但要记住,还要理解。



想要读过所有的书籍且记住,几乎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情。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太多,更是有着许多大儒著书立文,宣经传道,写了许多文章。



这些文章中,有的虽然经典,可是并不广为人知。



一些考官,就喜欢从这些文章摘抄字句,难为考生。



“当然。



今天,咱们并不做这些题目。



咱们今天就做两个题目,一个是诗词歌赋,一个是经义文章。



诗词歌赋,就以夏日为题,自由发挥,写完之后,交给三位大儒评价。



经义文章就以松鹤楼记为题。



看一看大家谁的诗词文章能够被大儒看中?



谁若是拔了头筹,本官会出纹银五十两作为奖赏,三位大儒也各有宝贝奉上!”



五十两银子!



三位大儒的宝物!



气氛一下子被炒了起来。



松鹤楼中热闹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