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68章 书非借不能读也



那位老管家,也在做着浆洗的活计。



唯独年轻的读书人,已经深深的睡了。



这一家虽然清苦,可是其藏书却是李修远千万缕神念所探到的藏书最多的,怕是有着万卷藏书,这样的规模,极为惊人。



身子一晃,李修远的身影出现在书房中,书房盖的很好,几乎是密不透风,这里的书架都擦拭的很干净,每一本书都分门别类的摆在书架上,整整齐齐。



书架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书。



经史子集,包罗万象,还有着许多世间传说,鬼神异闻。



李修远眼睛一扫,许多的书名都出现在他的眼中。



“了不起。



搜集了这么多的书,怕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可惜,可惜了!”



刚刚到了这个院子里的时候,李修远看向了年轻书生睡觉的房间,房间的上空,只有一点微光如豆。



这一点微光,乃是年轻书生读书多年获得的一点性灵光华。



可见藏书虽多,但是年轻书生对书中的内容,并不通透。



不然的话,有了这么多的书,且读通透了之后,其性灵光华怕是有着亩许大小,光耀整个郑县。



对于读书,李修远并不挑剔,有书就能读,而且喜欢读书。



只是这一次读书,李修远原本是为了数月之后的乡试,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儒门的典籍。



中庸!



大学!



论语!



孟子!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四书五经!



自书架上面首先取了一本书,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翻开书页,李修远仔细的读着,一字一句,在心中不断的琢磨着其中的真意,希望能够从字里行间体悟到儒门圣人写这些书籍的时候的想法,真正的体会圣人真意。



这本书中蕴含着儒门的修行法,真正能够贯通全文,诚意正心,足以修行儒门法,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可是天下的读书人虽多,能够真正的读懂、读通、读明白这本书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这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全文字数不多,李修远神魂强大,读过一遍,便把书中的内容记在了脑海中。



但是想要真正的融会贯通其中的真意,还需要不断的钻研,体悟。



或许读书百遍其义可见。



读完之后,李修远就把读过的书籍,原封不动的放回原来的位置,接着读下去。



一个晚上的时间。



李修远几乎把四书全部读完。



耳畔传来鸡鸣的声音,一缕鱼肚白浮现,李修远读书一夜,并不觉得疲倦,依旧神采奕奕。



可是他感应灯,屋中熟睡的秀才已经醒来,穿衣、洗漱,且在路上遇到了早期的老管家。



“钟叔,你早晨做饭的时候,多给我做些干饭,那米太稀了,喝了以后肚子会不舒服,影响我读书。”



老管家满脸皱眉,身上的衣服有着很多补丁,他看了看年轻公子,语气有些不好,“公子,家里已经没有什么米了,这些稀饭,都是最后的,老夫人都不舍得吃,你还不知足?”



公子听了有些不高兴,“说什么话,吃不上饭,怎么读书?



我告诉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等我把屋子里的书全部读完,这些都会有的。”



说完气呼呼的,转身朝着书房走去。



书房中的李修远听了这个公子哥的话,眉头微微一皱,觉得这个读书人读书读的脑子都有毛病了。



年轻书生也是秀才功名,可是他为了一心读书,到现在都没有准备联名贴,也似乎没有参加乡试的心思。



他是纯粹的喜欢读书,喜欢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的汲取其中的知识。



书生到了书房,立即坐下来,洗干净手和脸,挺直腰背,坐姿端正,手捧一本书,开始逐字逐句的朗读了起来。



窗外的阳光落在他的脸上,玉面生辉。



清朗的声音,传遍院子,一丝不苟,完全的沉浸其中。



“罢了,罢了。



我既然决定一直在这里借书读,总不能白白占你的便宜!”



李修远立身在年轻书生的身后,体外意境天地笼罩,年轻书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李修远的村子。



此时李修远抬起右手,伸出右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