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章 荆州江夏郴县码头
常昆有多厉害,女人们都瞧见了。三百个匈奴骑兵,一阵风杀个精光,这已经不类凡人手段。



有他护着,必能一路平安。



至于去淮南还是江夏,又有什么关系呢。



稍作休整,等女人们恢复一些精力就出发了。



有马代步,倒是省事不少。否则要把一百多个娇滴滴、虚弱无力的女人送到大江边,难度不说登天,却也可想而知。



匈奴人算是死得其所,贡献了几百匹马。



于是转道西南,奔江夏。



汝南与南阳、江夏皆有接壤。西南一段贴着江夏。不过汝南面积不小,跨越半个汝南到江夏,快马加鞭也要一两日。



一百多个妇人,会骑马的两只手数的过来。大多数不会骑马,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好在可以慢慢适应。



随着向西南方向挺进,旱情渐渐减弱。三天后,匈奴骑兵留下的水、干粮耗光之前,终于遇到一条没干涸的河。



这下不缺水了。



女人们难得沐浴一次。



常昆远远走开,给她们放风。



越是接近荆州,旱情越轻。旱情轻,山林茂盛,猎物也多了起来。一路走,常昆打猎,女人们就在停歇处的附近找野果野菜,勉强糊着口。



同时,山贼匪类也显现踪迹。



山贼匪类的出现,不是坏事。这些贼人的巢穴里,往往会囤积一些生活物资。打了几个山寨,粮食、衣物都不缺了。



很顺利的,常昆护着这些女人,一路往江夏治所西陵方向而去。



荆州的境况比中原好的多,这里山峦起伏水网密布,胡人的骑兵在这里跳不起来。所以人烟渐渐稠密。



女人们有心在江夏驻足,但常昆告诉她们,荆州现在的安稳只是暂时的。五胡乱华的序幕刚刚拉开,荆州还没被彻底波及到。



等到形势渐渐恶劣,这地方就会成为司马晋与五胡之间你争我夺的战乱区。



“最好在江东落户。”常昆道:“隔着大江,日子再难,也比在战乱区好。”



女人们都听他的,不说在荆州落足的事了。



半个月后,常昆终于把她们送到了江边,却不是西陵,而是郴县。



在去西陵的路上,得知不久有一支官府的船队要去建康,会从郴县出发。常昆斟酌过后,带着妇人们直奔郴县。



怎么说呢,如果找民间的船送女人们渡江,着实也不令人放心。倒不如找司马晋官方,虽然司马晋官府的确很拉胯,但总不至于把这一百多个妇人怎么着。



官府就算拿去发卖了,也有个着落。若落到匪类强人手里,天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赶到郴县的时候,这支舰队即将出发。



好些官员将领在江边送行,还有不少百姓围观。常昆和一百多妇人的到来也引来不少吃瓜群众。



常昆让女人们稍作等候,他去打探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荆州刺史陶侃要去建康述职。



又听到周围百姓的一些传言,说是一个叫王敦的诬陷陶侃,这次陶侃去建康恐怕会遭贬谪。



着重打探了一下陶侃的官声,挺不错,没有恶名。至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样的称赞,听听就好。



常昆回转,对妇人们道:“荆州刺史陶侃去建康述职,他官位不小,官声也不错,虽然听说被诬陷可能会遭到贬谪,但安排你们应该不是难事。”



“妾身听说过此人,名声挺好的。这样的名士,不会害我们这些妇人而污名望,反而会竭力相助。”



“可行就好。”常昆点点头,放下大槊,空着双手转身往码头走去。



接近码头,立刻有兵丁拦住常昆:“陶使君当面,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常昆把拦在面前的长枪拨开,纵身似如炮弹,冲起三四十丈高,直把人看瞠目结舌。落地如流星,轰隆一声砸在码头前,石头铺就的地面霎时被轰出个大坑。



好似一场小范围的地震,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那些文文武武惊骇欲绝,全然不敢相信双目所见,更战战兢兢,难以自已,很是害怕。



就见一个半尺长须的儒雅中年走出来,微微一揖,镇定道:“在下陶侃,未知足下何人?可是有事?”



连忙有两个顶盔掼甲的武将要护住陶侃,被陶侃拂袖挥退。



“不得无礼。”



常昆见陶侃目光清澈镇定自若,不禁暗暗称奇,便抱了抱拳:“在下常昆,想请陶使君帮个忙。”



帮忙?



陶侃心下一转,笑道:“足下寻我帮忙,是知道我的名声才来寻我,这是一种荣幸。不过...”



他话音一转,甩了甩宽大的袖子:“却须得不能违背道义。”



常昆直言道:“我在汝南撞见匈奴人打草谷,杀之,救出一百多妇女。这些妇女已无家可归,兼汝南遭到旱灾波及,土地干涸已无法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