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十九章 媒婆上门
李婆婆道:“我来时大户刘家的浪荡子拦着我,说我若到张家,就要打断我的腿,骂我老虔婆。”



她道:“刘家横行乡里,浪荡子将几位姑娘视作囊中之物,不知姑娘作何想?”



小一小二小三听了,都露出愁容。



刘岷视张家姐妹若禁脔,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谁对张家姐妹流露出一丁点意思,动辄一顿暴打,哪怕只是多说了一句话,也要揪着不放。



外村的媒人不敢进村,进来一个打一个,简直无法无天。



张家七个姐妹,自从迁到董家村落户,这么好几年,还跟个陌生人似的,一则的确是因张家姐妹七个优秀,无形之中与人有隔阂,家中又没有顶梁柱,易遭人嫉恨。



但这么大个董家村,总有好人,不独全是小心眼的坏人吧?



却除了几个毛孩,竟没有亲近的。



都是刘岷作的孽。



对张家姐妹七个而言,祸事无外如此。



李婆婆道:“大姑娘快二十五了罢?不曾想过找个依靠?你这年纪的姑娘,再不琢磨这事,就成老姑娘啦。找个好人家,男人当的起事,不怕浪荡子纠缠,多好。”



“话虽如此...”张小一愁苦道:“好教李婆婆知道,小一也曾想过此事,可一则刘岷在外阻挠,二则放不下家里六个妹妹,称心的哪里去找?”



又道:“上虞倒是有人提过几句,只是要为妾,我又不大愿意了。”



张家姐妹的生意做到上虞,每隔一段时间送一些丝锦去,以姐妹几个的姿才自然有人看上,可却是纳妾,不是娶妻。



妾的地位太低,张小一害怕嫁过去之后,照顾不得几个妹妹。



这也是无法可想的事。



在这个时代,以出身门第论高低。县里的小世家、大豪强,家中子弟结亲,必定奔着同等地位或者更高出身的门户去,如此结亲才是强强联合,有更进一步的希望。



如张家姐妹,虽然生的美丽,却是乡间女子,没个高贵出身,对那大豪强小世家来说,只当得妾,做不得妻。



而非大豪强、小世家的,又敌不过刘家这样的小豪强、乡间坐地虎。



与刘家层次差不多的,刘家又怎会忌惮?刘家镇着董家村,外村的小豪强根本进不来。



这就是个死结。



李婆婆看的分明,眼中已带笑意。



既然小一早有此心,这事已成了大半。



当下就说:“却有个厉害人物,手眼通天,家中止一人,上无父母,下无弟兄姐妹,有资财,有权势,还是单身。如今相中大姑娘,要娶姑娘为妻,昨日请我说媒,连彩礼都已准备妥当。”



看着姐妹三个这里惊讶神色,李婆婆又道:“老婆子只教他莫急,急切间吓坏了大姑娘可不好,这才先来问问大姑娘你的意思。”



“这...”



张小一已是羞红了脸。



小二小三则露出喜色,小二忙道:“婆婆,是哪家的,竟不怕刘家?”



李婆婆笑道:“刘家不算什么。老婆子刚来的时候,刘岷拦着我,要打断我的腿,我把他名头抬出来,浪荡子立时不敢放肆,这才安稳来见姑娘。”



“如此厉害吗?名头就吓住了刘岷?”小三惊道。



...



常昆的日子贫乏单调,早上起来吃饭,吃完饭练武,几天下来全然这样,规律的很。外挂挂着,自己练着,那样子是一点都不放松。



其实是无事可做,除了练武没别的念想。



便是昨天说的提亲的事,好像也给忘了,李娥还盼着常昆问问呢,没想到根本没这茬。



上午正练着,李娥急急忙忙进来,说有人拜访。



原来是杨高。



杨高是估摸着常昆已经是安顿妥当,便过来拜访。这等人物,平素得多走动,关系才起得来。



常昆也挺高兴的,毕竟杨高算是熟人。请进屋里,奉茶。



清茶一碗,令杨高感到惊奇,这种喝茶的法子,他还是第一次,觉得别有一股淡泊之气。



稍作闲聊,杨高说道:“想是常先生已安顿妥当了。”



常昆点点头:“又没什么大事,庄子的规矩在那儿,不需要操心。”



杨高颔首:“张四一直做的挺好。”



然后就说:“常先生在这乡间可住的习惯?王家有一位子弟到了会稽,与会稽的几位名士联名举办一次诗茶盛会,不知先生可有意去看看?”



常昆听罢微微一愣:“诗茶盛会?”



随即大笑:“我这样的粗人,与诗、茶有甚关联?不去,不去。”



杨高道:“先生莫急着拒绝。这诗茶盛会,诗、茶二字只是由头,实则是高门世家之间的聚会。是时高门子弟、大家闺秀齐至,先生不妨去看看。”



又道:“高门子弟气度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