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三八章 儒门神通,不传修士
这股力量直透神魂,萧业本能的就要抗拒,但是抗拒等于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且问题总要解决,久拖无益,于是定下心神,任由魂魄被吸力拽走。



轻微的眩晕过后,踏足于无比真实的青砖地面,再一看,与人间文英殿的规格一模一样,上首,端坐一位身着帝皇冠冕的中年男子,左右分别站立诸葛亮、张良,周朝张仲与凉王吕光。



“学生萧业,拜见帝君!”



萧业长身施礼。



“嗯~~”



文昌帝君捋着胡须,问道:“汝之文气何在?”



萧业深明九真一假的道理,不急不忙道:“学生悟得心学,著心经一本,又夺来俊臣罗织经,吸收引用,是为大罗心经,自此学生文气悉数化为才气,请帝君明鉴。”



“放出你的才气!”



文昌帝君不置可否道。



萧业将才气毫无保留的释放。



顿时,九品才气冲天而起。



吕光问道:“汝之才气,何以有九品之高?”



萧业道:“学生与人文斗,凡败者,尽掠之!”



“放肆!”



张仲厉喝:“帝君赐予文气,乃是学业有成的奖励,岂容人私夺?吾等久不驻人间,不想人间风气竟败坏如此,汝以文斗为名,借机夺人文气,断人文路,心狠手辣如斯,汝心中可有仁?



切磋本是好事,汝却别有居心,以此牟利,汝眼里可有义?”



萧业头顶,乍现仁义二字符文,义为灰色,仁为灰中带红,两个符文呈双星缠绕旋转,和谐而又自然。



“这……”



张仲立刻闭上了嘴。



刚指责萧业不仁不义,萧业就亮出了仁义符文,让他没法理解的是,这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人居然会凝聚出仁义符文?



要知道,符文并非冥府赐予,而是心合天道,上感天心所得,说明萧业的作为,符合天道。



萧业傲然道:“时易事移,天道并非一成不变,孔圣曰仁,孟圣曰义,并身体力行,深为学生钦佩,但大劫将至,人人争一分生机,天道亦不例外。



所谓五指成拳,力出一孔,与其文气交给庸才,于劫数中毫无建树,倒不如能者居之,帝君以为然否?”



“放肆!”



张仲又是厉喝。



文昌帝君摆了摆手,挥止住张仲,便道:“把大罗心经让朕看看。”



萧业以精神力凝聚出一本,奉给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捧在手上,眉头渐渐拧起,许久,问道:“何为知行合一?”



萧业道:“摒除杂念,直指本心,以本心做人做事,倘若不明本心,以行贯之,引之。”



文昌帝君问道:“若本心为恶,岂非做恶?”



萧业道:“无善无恶心之体,念动方有善恶,正如学生的才气是灰色,人的本性亦灰色,无善无恶,故有孟母三迁之说,况且善恶本是相对,学生夺人文气,对那人来说,学生是作恶。



但学生夺的皆为法家酷吏的文气,想那些酷吏大兴冤狱,不知害的多少人家破人亡,故而除恶即为善,倘若学生在劫数中有所建树,对于天道与苍生,亦是行善。”



诸葛亮忍不住道:“以你之见,与以天心比作己心有何区别?”



萧业正色道:“所谓魔道,是以妄境作真实,以天心比作己心,故为入魔,学生从不敢妄揣天意,而是遵从本心,学生认为人之初,性无善恶,本心是灰色,因大劫将临,时不我待,故夺人文气,若是身处清平盛世,当泛舟江湖,著书立说。”



这话说的很清楚,核心是时势造英雄,不是我想这样,是我为了活下来,不得不这样。



虽然诸葛亮不认同萧业的思想,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臣能吏作风,换了萧业搁在他的位置上,怕是会篡了刘禅的江山。



但是他胸襟开阔,对下界的情况很清楚,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而且帝君传法,不就是有沙里淘金之意么?无非是萧业的手段不符合儒家的传统仁义道德观。



默然半晌,诸葛亮叹道:“汝乃枭雄心态。”



“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便是好猫,事急宜从权。”



萧业微微一笑。



“何为良知?”



文昌帝君又问道。



萧业道:“本心无善无恶,但知晓善恶,有所求,一以贯之,心无内外,贯通天地,即为良知,良知人人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诸位都看看罢!”



文昌帝君手一指,大罗心经分化为四道,分别射入四人眉心。



“哼,歪理邪说!”



片刻之后,吕光毫不客气道。



“哦?”



萧业淡淡道:“其实心学的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