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春回大明朝》正文 第四九零章 大劫将至
卫辉。



杨相国站在卫河码头,看着正在装船的巨炮。



他才刚刚走到这里。



毕竟他的巨炮移动缓慢,靠着铺设轨道从黄河渡口到这里,沿途又是相对松软的黄河沉积平原,准确说其实是黄河故道的松软土质,而且还有不少小的河流阻挡,所以也不仅仅是铺设轨道那么简单,还得不断夯实路面,甚至部分路段还得修筑陆基……



就像小拿拿时代的法国筑路一样,用大小不同的石头铺设陆基,最上面还要铺碎石。



十几吨重啊!



在这个时代陆地上移动十几吨重物,真的是一个大工程。



最终总共一百多里他竟然走了近一个月,而且因为卫河这一段水也不深,同时也还得疏浚河道。



包括码头也一样是新建。



实际上沿途所有码头,都是要经过专门的建设。



到现在距离他渡过黄河,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甚至麦收都已经结束,不过北直隶的混乱也已经结束,各地基本上都已经被红巾军接收,包括山东的各地也已经完成控制。杨丰在带着大炮北上,又不耽误南北十几万红巾军行动,包括登州的杜松等部也参与,他们在迅速横扫整个北方,期间也不是没有战斗,毕竟还是多多少少有些士绅选择宁可毁灭。



尤其是北直隶还有不少坞堡,那些地方豪强自己修的棱堡,然后聚族而守就跟个欧洲城堡一样。



但一切在这大势面前终究都是螳臂当车。



总之现在北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已经完全落入他手中,各地就是等着他的大炮北上。



至于那些需要炮决的士绅,但凡还没逃走的,有这种可能性的,这时候都已经被关入大牢等着他的筛选了。



也没人杀他们。



毕竟和杀他们相比,还是看他们被炮决更值得期待。



而且他们也不敢自杀。



他们的儿孙们在替杨相国看着。



在杨相国的大炮威慑下,这些习惯了嘴上喊着孝道的家伙们,现在也只能是笑柄了,但为了不至于自己进大炮,他们也只能这样了,甚至就是那些主动绝食的,都被他们儿孙强行灌米汤,总之无微不至的伺候着让他们在进大炮前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



孝子贤孙啊!



至于之前士绅大逃亡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悲剧……



乱世嘛!



都是这个样子。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既然已经身处乱世,那么乱世里的一切都是必然。



好在随着红巾军的接管各地,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被野狗啃食的士绅死尸也得到好心收葬,地上的鲜血也被雨水洗去,郁郁葱葱的野草间繁花点点,大地又恢复了重生,曾经的泪水和死亡,统统都变成很快就会遗忘的回忆,各地的鞭炮和锣鼓,在庆贺全新时代的到来。



杨相国的大炮,只是在为这个全新的时代,做最后的一锤定音而已。



不过这段也是杨丰这趟远征的最后障碍了。



再向前全是水路。



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顺流而下。



“大帅,实际黄河北流最好,免了夺淮之祸,河北有了水,淮河汛期也不用再受泥沙阻碍。”



他身旁的工程总指挥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一路不仅是运输他的大炮,事实上也是搞基建,从汉江水路北上通过运输大炮夯实的路基,尤其是部分路段因为土质问题,仅仅夯实都不够了,还得铺设石头基础,所以事实上就是一条国道,而沿途码头加固,新式起重机械安装,浅水航道疏浚,尤其是黄河渡河处,一座浮桥也已经迅速建成。



那两端足够固定铁索。



最终一条起于广西,直达京城的水陆联运大动脉就这样建成,未来将是无数物资在这条大动脉上流动。



所以……



大工程就是得搞。



杨相国的大炮运输堪比隋炀帝的南游了。



而这一切建设,都是从应天调来的新学工程人员。



到现在为止已经七年的培养,终于让杨丰收获了想要的人才,他们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而各种新式技术同样也得到了检验。



不过……



也让这些年轻人热情澎湃啊!



他们都已经开始脑洞大开,开始搞奇观建设了,比如他们就想人为让黄河恢复北流,简单点说就是集中巨量的人力,在北方利用天然河道拓宽加深,再将黄河从北岸扒开口子引入新河道。



然后一切都解决了。



什么黄海夺淮。



什么洪泽湖泛滥。



什么淮北黄河洪水威胁。



统统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