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十章 给我一顿饭的时间(求首订)
左家饭桌支上。



一大盆炖的黄灿灿倭瓜,吃起来甜呼呼稀面。



一盆酱茄子。这酱茄子拌饭才香呢,就是没大米干饭。



还有一碗打野猪那回做剩的肉酱,二大碗萝卜条子咸菜,凑四个菜。



一竹篮杂粮饼,这是主食。



以及小半木桶大米粥,这是金贵的加餐。



可吃可不吃的东西,对庄户人家来讲,就等于是奢侈了一把。



白玉兰仍是没听她老头话,没舍得杀鸡。



虽然今日人齐,连出嫁俩月的小闺女都难得回来啦,能不难得吗?从那么一位婆婆手里逃脱。但是咱还得过日子呢。



杀了鸡,谁下蛋。



“哇,是白米稀饭。”甜水可识货啦,拍着小巴掌道。



周边水稻田太少,白米银钱比面钱高出不少。仅有的那些稻田地,基本上也被各村有本事的殷实人家承包。



要说例外也有,是那种祖上传下来的水稻田,不舍得卖,指望打下新米能换不少粗粮吃,比如隔壁东院邻居吴婆子家。



左家和老吴家恨不得挠一起去啦,干翻天,怎么可能会收粮过后拿高粱去换白米。即便舍得换也不会和老吴家打交道,都是去找里正五叔家。



只是白玉兰细心惯了,她很少和五叔家换白米,吃啥不是吃。



包括朱兴德家里也是。



朱家拢共二十四亩田地,并没有水稻田,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两回大白干饭。



以往,朱老爷子至多到秋收时换个三五十斤大米留作备用,以防哪位孙媳怀孕啦,没有奶,给娃子们熬煮米汤。要是一年下来,并没有孙媳开怀,才会让小娃子们过过嘴瘾,过年时全家再尝尝。



所以,可见老罗家除种其他粮食,还有单独的十多亩水稻田是件多牛逼的事儿,罗家就能吃得起大米饭。



也可见,今日借光小麦带回家的米,这大米粥摆上桌有多稀罕人。



这不嘛,白玉兰得分,不是谁都有的。



甜水一大碗,咱老左家就这一个孩儿。全家不吃也要给孩儿。



老头子得有,那是大当家的。



三位女婿,必须一人一碗大米粥。女婿上门是娇客,咱当岳父岳母得哄,捧着女婿们对闺女们好一些。



然后,小稻一碗,肚里揣着娃呢。



老小得有,小麦最小嘛。



白玉兰都习惯了,小麦才出门子俩月,还没改掉这毛病。甭管啥好东西要先可着给老闺女。



得,这么一分,剩个桶底。



给二闺女刮刮桶,凑半碗。



秀花:“……”



左小豆接过白玉兰递来的半碗粥,倒没推辞。不过,却是直接放到外婆面前。



小麦也是,正头不抬的和大姐抢白玉兰的空碗,俩人都要给娘倒一半。



在这个家,娘永远吃不着什么好的。



她们三位闺女长这么大,从来没有在争吵时埋怨过娘偏心哪个亏待哪个,因为她们知道,娘这辈子最亏待的是她自个。



换殷实人家会说,不过是一碗粥而已,至于吗?就不能多做点儿?非得整的紧紧巴巴。而且吃饭还不消停,瞎谦让啥。



真至于。



能说出那种话的,是殷实富足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快吃吧。”左老汉一声令下,女婿们没管那事,立即动筷。



家家都这么上演,早麻木了。



也习惯女人家在饭桌上谦让、少吃,好吃好喝要先可男人们。



秀花将半碗粥又倒给小豆半碗,没等小豆劝就说:“吃你的,都沾吧点儿得啦。”



心里却在寻思着,买水稻田这事儿,刻不容缓。



左小豆很意外地看眼外婆。



她说心里话,不是乱挑理。之前她能感觉到,外婆从第一眼看见她就好像不是很满意。



和对大姐不一样。



上回吃饭,外婆和大姐大姐夫、甚至和满山都说过话,唯独没咋搭理她。



可今日却有点不同。



像是刚才她被外甥女“揭短”,给她臊的不行在后院关鸡架,是外婆喊的:“回来吃饭”,怕她不好意思,还拍拍身边的凳子让挨着坐。



沈秀花不知道二孙女在琢磨她前后不一的态度问题。



要是知晓,秀花定会说:



“瞅你上次来和满山那别别扭扭样,一看就是个没出息的货,凭啥给你好脸。



咋的,埋怨你爹给你嫁了猎户哇。



不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提就冲你那半死不活的样,给你嫁富户也会过散花子,早晚被休的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