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十七章 手里呀握着窝窝头(两更还多六百字合一)
吴婆子立马爬上炕,左家不关,咱家关。



吴家吃顿早饭,闷出一鼻子热汗,没滋没味总算吃完。



而老左家那头……



你说闹不闹听,又开始啦,又是秧歌又是戏。



人家左家有车,新置办的村里第四辆骡子车。



双开大新门大敞四开,一车车装得满满的苞米杆进院。



也不知晓谁大嗓门,直嚷嚷着放哪。



吴婆子听见左老汉笑着说,“今年这玉米该子可够用。”



吴家人眼不见为净,扛着农具纷纷拉着脸离开。



不像左家西院老李家。



在吴婆子眼中,那李婆子正在溜须舔腚,怎的,这是看左家有日子过好的征兆啦?



呸,那李婆子就是个瞎眼的,撅起屁股看天,有眼无珠的老货。



吴婆子在心里大骂李婆子溜须左家人的时候,李婆子正强拉住秀花唠嗑道:“妈呀,你家那苞米真沉实,我这一打眼就能看出来,大丰收。”



秀花往农活上扯,她不说苞米被仙水浇过,这辈子都不可能说。



只提:“那是因为我家女婿种得早。农活赶早不赶晚,春日早种一天,别看籽一样,秋收差十天,上秤也沉实,那不一样。”



“那对,种早的压秤。”李婆子急忙堆起笑脸附和,抬眼看见吴婆子领着儿媳妇们瞪她一眼,她也呸了声:



“那娘们最不是个好东西,我和你说哈,秀花老姐,就上回,我都想帮你家玉兰上手挠她啦。换我,挠不死她。你不在这,你是不知道老姐姐……”



李婆子一顿讲究吴家这些年东西两院住着,如何在外头讲究左家的。



“吴家那位老太太在世时就不是个好饼,这可真是老猫炕上睡,一辈留一辈,都是那噶咕坏心眼子,那都坏到根儿啦。你知晓不……对啦,老姐姐,我恍惚有点儿印象,听人讲,那时候你还在你闺女这里住过呢,那阵我随我大儿子住,我大儿子没了后才搬到老小这。”



秀花没耐心,帮孩子们把着大门:“你就说啥事儿吧,怎么说一半话就不着调,没个重点。”



“啊,就是那老吴家,在你家玉兰生最小丫头时,偷摸拽过你家撇子要给介绍表妹家被休回去的闺女。比你家玉兰小好几岁,面嫩。真的,我是听大坑媳妇二姨的四舅母讲的,那女方家的村里传出过话,说吴家老太太要给保媒拉纤,你打听打听,咱村备不住有那老人也听过这事儿。”



秀花一挑眉,没说当时就知晓,也没说不知晓而表现出气怒要找女婿茬之类的。



李婆子没从秀花脸上看出任何表情,略有点失望。



只看出秀花有些不耐烦,要拉着甜水进院,苞米也确实运差不多了,她急忙笑着找补了句:



“反正都过去那么多年啦,我也是听人说的,真不真的不打紧,你家女婿就不是那样的人不是?我跟你讲哈,老姐姐,咱旁边住着,多处处,往后你就了解我了。我这人嘴最严,心眼子最善,本分,干活麻利,最不乐意讲咕谁。”



秀花心想: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你都要讲究疯啦,吐沫星子直往我抹过香香的脸上嘣,你这还叫嘴严?



而此时地头。



吴婆子没想到躲进田地里,还能被左家人膈应到。



这个问左撇子:“你三位女婿咋又来啦?我看他们起大早就干活,累够呛。”



左撇子说:“这不是没忙完嘛,孩子们非得把这一堆一块要整完,吃饭都着急忙慌的,对付吃口就朝这跑,拽都拽不住。”



吴婆子:你家那是对付吃一口啊。



那个问左撇子:“都割完啦,这是准备要晾晒?行啊,撇子哥家今年头一份啊。”



左撇子笑得眼睛眯起来道:“嗯那,寻思早整完图省心。确实快忙差不多啦,将那高粱捆成捆立地头晒两日,再将黄豆铺上拢晒晒就齐活,只盼这几日别下雨,下雨可坏啦。”



到底逃不过那个话题,终于有人问了出来:“撇子,今年收成咋样?”



左撇子戴着大草帽,一边教不太会干农活的小女婿捆高粱,一边笑出褶子扬声道:“还没细算田老哥,大致估算还成,呵呵,够嚼用。”



白玉兰闻言瞪自家男人一眼,扯脖子接过话题道:“老田大哥,嫂子,拢共五亩地能够到哪里去,不像你家七亩呢。再说,咱庄户人家甭管啥时候也不可能敞开肚皮吃。够嚼用分咋吃呗,勒紧裤腰也叫够,喝个水饱也叫够。”



田大坑媳妇这才听的心里舒坦:“那对,你这话说的对。”



白玉兰又给个甜头,咱别惹人眼红:“田嫂子,我家今年没种小米,我看你家种挺多。俺小外孙女岁数小,离不开小米粥,回头拿豆子去你家换点儿。多换点儿,走个礼啥的。”



“好嘞,那咱可说好啦。”



打发完村里比较好信儿的,白玉兰小小声训左撇子:



“在家商量好的话,到你这里就变样。一点儿不如咱家大女婿。你看咱家大女婿,张嘴没一句实话,还能将人哄得团团转。再看你,一张嘴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