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这事儿整的(两章合一)


这金子就是常喜给找来的其中之一。



而朱兴德的小兄弟们没见过贼人,需要左撇子先见到指给他们看,他们才可以跟踪。



现在金子见到人了,左撇子就可以“功成身退”了,挑着炊饼担子继续去寻别的贼人,再引咱自己跟在暗处的人认识贼、跟踪。



“那好,娃,多加小心。”左撇子离开了。



金子却挎着一筐,直接进了赌坊。



这种场合他太熟悉,游刃有余。



金子浑身都散发着经常来这种场合做小买卖的气息。



“长生果要不要?”长生果就是花生米。



“有椒盐的,有油炸的。”



“这位爷,看斗鸡的时候嚼两粒儿?”



……



其实,按理来说,游寒村或是大王村见过那些假官差的村民们,是最适合随左撇子跟踪的。



毕竟不用费二遍事儿,不用左撇子先费力给引见。



但是,这种事情哪里是随便能找人的。



再着,你找人家,人家也不可能给你干呐。



那关系要相当牢靠,才敢随咱这么“发疯。”



好在朱兴德人虽然走了,但是正经有几位信得过的小弟。



金子、救罗婆子的水生、曾经帮朱家收地的还有七人,就属于很信得过的。



再加上朱老大、朱老二,朱老三是和常喜去府城,朱家兄弟全体出动,这回全跟着左撇子进城了,以及还有单独要提的俩人。



一位是游寒村的莽子叔,他和左撇子关系好,莽子媳妇和白玉兰关系也好,且见过那群贼人有印象,就跟过来帮忙了。



另一位是左里正大儿子的小儿子。



左里正有仨儿子,如若将三个儿子分成三房看呆的话,帮忙的小子是大房那头最小的儿子。



这小子,嘴可严了,和他爹娘这回都没说实话在忙啥。



只说和他爷一起干点儿事儿,他爷让他跑腿挣点儿钱。



本来最初这小子也是初定进入跟踪组的,是左撇子死活没让。



娃小,才十五六岁。



从那日咱家出事,去帮忙给甜水取草药就一直热心帮忙。



左撇子怕孩子小,装不住样子再被人发现抓住,那他还怎么面对左里正和左里正的大儿子?



就这样,秀花给想了个办法。



秀花说左撇子:“你总不能空手傻呵呵就进城跟踪吧。再说了,你还嫌咱家拉的饥荒不够多是吗?你是指望着将银钱从那些贼人手里拿回来时,再还饥荒?”



秀花当时心想: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真拿回来了,你这不也等于为跟踪要搭自己的本钱吗。



更何况,记住,甭管到啥时候,都不要去指望那不知道会不会能拿回来的银钱,以免真拿不回来,心里承受不住,还容易欠一屁股饥荒。



更不要耽搁挣钱。



就哪怕不挣,你将花用和挣的,能给倒腾的打个平手也行啊,最起码不倒搭。为知晓贼人在哪里,咱再倒搭十两八两住店吃饭钱,更憋气又窝火。



秀花就提出:



“别白跟踪,将你五叔家的骡车租来,骡子嚼用咱家出,一天再按照几十个铜板给。



然后收一些能倒腾到县城卖的,省的你们傻不愣腾跟在后面,一次两次的行,三次五次的,对方能不发现?



手里拿点儿啥,对方才会掉以轻心。



最关键还能挣个差价。住大车店的银钱还有你们这十几人的嚼用就能出来了。”



所以,里正五叔家大房的这个小孙儿,被安排干拉货的活计。



基本上,那小孩儿起早贪黑,两天就能从村里用骡车运一趟货。



所以说,咱这跟踪人员用的“道具”,也格外的丰富。



就比方说,眼下。



朱老大朱兴昌正推一车鱼,一边跟踪打伤罗婆子最瘦瘦小小的那名贼人,一边吆喝着:卖鱼嘞。



朱兴昌停在道口,仔细观察那位瘦瘦小小的进了巷子,到底是进了哪家门,车边还站着位大娘正在和他砍价:“你这些鱼,我全买了,能不能便宜点儿。”



朱兴昌嫌弃道:“你买那么多干啥,现在还冻不住。”



大娘说:“我家要办事儿,去掉吃的再腌上些,你就说能给便宜多少吧。”



朱兴昌推起车子道:“那不行,你买三条两条我卖,全包了我不卖啦。”



给大娘气的直跺脚,头回见到这样做买卖的。



朱兴昌匆匆离开,心想:你全包了啦,我道具该没了。这今早才送来的鱼,我还得坚持两天呢。要不然村里运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