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服不服
“朱将军,战后名单要由您……”



被派来寻朱兴德的兵将,望着朱兴德熟睡的模样,以及这一帐篷人顾不及包扎伤口就通通睡过去的场景,感觉无论如何也张不开这嘴了。



他放轻脚步离开了帐篷,就像从没来过般。



此时,这个帐篷里,睡的全是自家人。



朱兴德、满山、六子、二柱子,罗峻熙和左小麦。



这是几个月里,大家第一次睡的这么放心,睡梦里再没了忧虑。



被派去寻朱兴德的兵士没有带来人,本该要挨顿骂的,可是在主账解释完原因后,却没有人骂他。



大家沉默了一瞬。。



在场的几位官员心里有数,朱兴德到了战场能英勇无畏,下了战场,又能将很细碎的任务完成的一丝不苟、毫无挑剔。



见微知著,这个人能做行政官员,也能在战场做指挥官。很全面。



所以他们都用惯手了,这面主账议事战后死亡名单需要人统筹整理,那面就开口下号令去寻朱兴德来负责此事。



却忘了,朱兴德从来了这里,就一直在身兼数职的忙碌。很少休息。



而且,即使朱兴德有下属官员的身份,也并不是他们的下属,而是户部张大人的,他们无权指挥。



张大人坐在主账第四把椅子的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心想:看我干什么?看也白看,这人我是不可能给你们的。



不是所有官员都要科举出身。



有科举的,有靠家族恩泽得一官半职的,自是也会有寒门出身靠脚踏实地硬干上来的。



张大人已下定决心,这茬过后,他会为户部多选拔像朱兴德这般官员。



虽然吏部可能还会是老想法,仍会将目光放在那些会读书的人身上,但他至少能让户部率先有所改变。



他在位一天,就会回护重用,像朱兴德这般毫无背景的官员一天。



因为不是所有会读书的就会做官,也不是没科举过的就做不了好官。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另外,张大人正在心里打算着,回头他想将李知县也抢进户部。



这事儿还要快点儿办呢,以免上面直接下令,将李知县提个一两级留在原府城。



想到李知县,张大人就招手叫来人询问:“李知县身在何处?”



城楼上。



值守的士兵们,情不自禁望向身处城外的李知县。



李知县正点燃家书烧给牺牲的李将军一家:



“哥,这是父母想对你说的话, 你在世时没来得及看就带兵出城迎战, 现在烧给你。”



“哥, 那敌寇主将的人头就挂在城楼上,你看见了吗?”



“哥,我们赢了, 打了胜仗,完成了你的使命……”



这一刻堂堂男子汉李知县哭成了泪人, 眼泪鼻涕怎么擦也擦不断。



李青青是面朝李将军被辱杀的位置, 砰砰磕头:“父亲母亲, 女儿回来了。远在京城的祖母很不放心女儿,女儿随后会回到京城的家里, 像祖母嘱咐的那样好好活着,连同您和母亲、弟弟的那份,我们一起活着。”



“哥, 嫂子, 你们放心, 我也会照顾好侄女的。”



大战过后, 叔侄俩在城外哭得像两个可怜的孩子。



同一时间,谭老将军在内室先给义子谭大洪盖了盖被子, 接着坐在小孙儿的病床前。



望着小孙儿趴着睡的背影,谭老将军佝偻了肩膀,像老了十岁在颤抖着肩膀喃喃道:



“就因为我是你的祖父, 你就要受这样的罪。孩子,祖父对不住了。”



回头, 他该怎么对小儿子小儿媳以及他的老妻交代。



明荃从小到大,一直肩负着家族的期待, 属于是谭家人里极少有的会读书的孩子。



谭老将军的老仆正要进来送药。



当看到这一幕再也控制不住哭道:“老爷,您保重身体。”



又说:“您想哭就哭吧, 这里只有老奴一人在,没人能看到,您别憋坏身体。”



谭老将军终是摇了摇头站起身,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将军也该流血不流泪。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即使要流泪,也是该为那些死在前线的兵士。



谭老将军打起精神,开始巡视伤兵营。



在每一个营帐里, 他都会亲自问一问将士们的受伤情况。



又特意去过问伤亡名单是否有遗漏,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将士们为国捐躯,他们的身后事补助银两,更要尽快去办, 哪怕活人受些委屈,也要将银两尽快落实送到他们亲人手中。



在巡视的过程中,将士们展现出对谭老将军的亲近,也难得的对老将军提出要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