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娣听了她娘这话,心里来气,这是她娘家,怎么弟弟娶了媳妇她拿点东西都不行了呢?
“娘,你能不能有点骨气?你那脾气哪去了?
她才进门几天,你就把家让给她当了?
我可是你亲生的,在这个家里住了二十来年,怎么嫁出去就不是这家里的人了?”刘招娣说着,还刷出来一个酒瓶子,把坛子里的豆油装了满满一下,用木塞子塞了瓶口。
把想要拿着的东西装到一个篮子里,盖了块白布,挎在胳膊上刚要出门,李欣儿笑呵呵进了灶房。
手上还拎着一条肉。
“娘,这是我娘给拿的回礼……”李欣儿看见招娣挎着篮子要出去,问了一句“大姐你这是去哪儿?”
“回家,来了几天了,家里那几口不知道啥样了。”刘招娣低着头就要往出走。
真要让欣儿发现了她从娘家往回倒腾东西,小弟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看来以后她还真得悠着点儿。
“大姐,你回家正好把这肉拿上,孩子们也没过来,回去给他们包顿饺子吃。
你等等,我还有点东西……”
李欣儿把那条肉塞到刘招娣手里,跑回自己屋拿了一袋糖块出来“把这个也带上,让孩子们甜甜嘴,闲着了你就带他们回来住几天。”
刘招娣接了糖,拎着肉,那脸像被打了似的,红成一片。
还想趁着欣儿不在家,多划拉点东西带着,没想到,人家欣儿非但不管,还给拿了这么些东西。
肉啊,糖啊,他们家过年时都没买过这么多。
孩崽子们看见了不得多高兴!
“欣儿啊,大姐谢谢你,这多不好意思……”
“大姐,你看你,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现在就是一家人,以后你有啥难处,尽管回来找我们。
这边是你的娘家,你不和我们说和谁说?
你放心,我和建军能帮上的,肯定不会看着。”
刘招娣楞楞看了看李欣儿,眼睛潮乎乎的。
以前她回来拿东西,娘只会骂她,越骂她越拿,谁让娘为了彩礼钱,给她找了那样输耍不**的男人。
她心里对娘是怀着恨意的。
现在听了欣儿的话,刘招娣很是羞愧。
“哎,哎,大姐知道了。”刘招娣逃跑似的,脚下紧倒腾。
一路朝家走,一路恨自己不争气。
男人也就那么个玩意了,她自己又赚不来钱,把个日子过得稀里哗啦,十来年了,还得靠娘家救济,丢人啊!
丁秀莲看着欣儿给大闺女拿了那么多东西,这心里说不上是啥滋味。
只能对欣儿更好些。
所以李欣儿在刘建军家的日子,比在娘家过得还惬意。
除了睡觉时身边多了个人,让她有点不适应。
在娘家她还要做些家务活,在这边丁秀莲什么都不用她。
就连单鞋棉鞋,这些本该李欣儿自己学着做的事,丁秀莲都代劳了。
一下给她做了十几双,够穿几年的了。
弄得欣儿娘逢人便说,她闺女是去刘建军家享福去了,比在家里日子过得还舒心。
刘建军也不往外跑了,没事便在家里陪着媳妇。
三丫被爹娘看住了,倒是没再来找李欣儿一起睡过。
不过李欣儿仍旧不让刘建军近身,似乎是铁了心要执行她的约法三章第二条。
眼瞅着日子进了腊月,用不多久就要过年了。
李王氏因为有李老大一家明里暗里照顾着,倒也没受多大的罪。
不过和老三家是彻底闹掰了,李老三两口子心情好时,做饭便带她的份。
心情不好时,干脆连粒米都让她见不着。
至于在一个院子里住着,见了面那干脆把头别过去,话都不说一句。
李王氏却也没骂。
要是有两年前的劲头,她早把老三一家也从这院子里赶出去了。
可她年岁大了,赶不动了,也怕自己住着一个院子,万一哪天死了,臭了烂了都没人知道。
时间接近年底,王忠诚家的承包制效果显著。
儿媳妇的那口大肥猪,卖了三百多块钱。
唯一的遗憾是,鸡鸭因为有只数限制,不敢多养。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又聚到了一起,王红军媳妇开心便对婆婆道“娘,我这手里也存了些钱,今年的年货我张罗。
只要爹明年还让我管家里的鸡鸭猪狗,用不多久,咱们家也能盖大砖房。”
“还有,明年我打算养三头猪,反正咱家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