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领主求生:从残破小院开始攻略》正文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宗慎的理想国【求订阅】
/>


只要宗慎愿意,他完全没必要搞什么自由民改革,只要每天供应足够恢复饥饱度的伙食,然后安排任务即可。



在忠诚度机制的保障下,领主们可以尽情的压榨麾下的领民。



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强化版的“奴隶制”模式。



而且还是不会反抗,极少抱怨的“奴隶”,毕竟除了忠诚度之外,无尽大陆还是个单体武力差距极大的世界,强者完全能够以一己之力镇压一切不稳定因素。



不过宗慎却并不愿意这么干,简单粗暴的方式固然很方便,而且既不费事也不费脑子,只需要拍拍脑袋挪挪屁股就能下达命令。



但是却未必符合生产力的最佳提升发展规律。



他需要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领地,必要的阶级,相对稳定的经济循环。



发挥每一位领民的个体差异,分化出新的阶层来。



要知道所谓的绝对公平本来就是悖论。



从个体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个体,是无数闪光中绚烂的那一抹花火,无论是人格、品性还是方方面面的能力都是如此。



既然人人不同,那么公平本身就是一句屁话。



那些脑子灵活,身体强壮,敢打敢拼从而完成初始积累的人,又凭什么要和身体孱弱,头脑迟钝的人去谈平等?



假设宗慎日夜操劳,还开着外挂,最终发展水平却和躺平党一样,那又谈何公平呢?



所以真正的公平不是把每个人都生硬强行的拉到同样的水平线。



而是尽力提高每个人的生存下限,普及民生福利。



尽量缩短金字塔尖和金字塔底的距离。



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公平。



切碎强者喂食弱者是一种畸形的。



而让弱者跌落尘埃,缺乏生存保障同样也是畸形的。



宗慎眼中,可能实现的最好社会阶层结构是不是圆柱形也不是金字塔形,而是纺锤型的。



纺锤中间粗,上下都很细。



这是宗慎的理想。



至于人人大同,除非他能成神,否则都是空谈。



智慧生命个体差异与思维差异注定了这一点不可能成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建立起心目中的理想国,还得从眼前的领地农耕入手。



他的到来没有惊扰到任何人。



周围的育种田地内全都是忙碌的农夫和农妇们。



萨洛梅·林语自己也在地瓜田里观察着什么。



青色的麦田在微风下起伏,番茄藤顺着木杆挂起,时不时的就能看到一只只蝴蝶在青藤间起落腾飞。



宗慎没有打扰他们,而是迈步走向了地瓜田。



这批农艺学徒还需要培养一段时间才能出师。



至少需要积累十几季的作物收获经验才行。



在亲自培育作物并收获的过程中,知行合一,掌握相关的农艺知识。



毕竟这些农艺学徒都是妥妥的“素人”,不像萨洛梅·林语那样还是经验丰富一位自然系的德鲁尹。



这五百位农艺学徒将会成为领地大农业时代的“种子”,他们将学习更专业的农耕知识,再搭配【特级知识学堂】,领地还开设了放牧、家禽牲畜饲养等等学科。



以此用更加专业高效的知识去覆盖农夫们脑袋里那些粗浅的耕种经验。



这样才能筑牢科学种田,精耕细作的基础。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用农艺学和相关学科为跳板,先进行一轮铺垫式的知识普及与能力提升。



今后,宗慎再吸取地球上那些经过了现实检验的精耕细作经验进行推广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因为领民们的接受度提高了。



漫步在这里,连空气中都带着农作物的植物清香。



这股气味只要一闻到就有一种收获的感觉,让宗慎想起了小时候,夏天时分故乡里的那一片片稻田。



当宗慎走到地瓜田旁边的时候,萨洛梅·林语正在中间捧着一株茎杆入神的看着。



眼前的地瓜田约莫有三十多亩,占据了上万平方米的范围。



伏地延伸的茎杆涨势喜人,绿油油的地瓜叶向阳而生。



他最早只得到了一根地瓜藤,交给萨洛梅·林语在领主堡垒的院子里开辟出第一块育苗田。



到现在为止,防守挑战已经结束了五天,居然就培育出了三十多亩的地瓜藤!



阿瓦隆王国所在的区域为无尽大陆东部,气候宜人。



既没有过于剧烈的天气变化,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四季。



气温变化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宜作物生长的区间中。



对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