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八百三十二章 赚美刀
后世的中国企业买遍全世界,现在可没有,尤其还是个拍电影的。



拍电影的去海外投资,在很多人眼里天方夜谭一样,但从许老板嘴里就说出来了。



“我有了想法之后,便完成了一个剧本。去年柏林影展,刚好碰到日本波丽佳音、韩国Finecut公司的代表。



俩家都是做海外发行的。



波丽佳音已经启动了一项所谓亚洲计划,投资了香港《有时跳舞》、台湾《一一》、日本岩井俊二的一部作品。



但我觉得太笼统,缺乏针对性,于是提出泛亚合作。



首先,大陆、港台、韩日、新马泰这些国家,某些文化是相通的,没有认知障碍。



其次,这些地区都受到了好莱坞入侵,本土市场萎缩。



而这些地区的观众高达十几亿,即便把大陆去掉,也有2-3亿的庞大市场。



所谓泛亚合作,即变本土资源为区域资源,通过人才共享、跨境投资、联合制作、发行等,达成市场整合。



说白了,单纯的外片进入本地市场很难,没有政策优惠。如果联合投资,甚至往里塞几个本土演员,变成合拍片,那么它不仅能进来,还能出口。



多个市场都能上映,无形中扩大了观众群,且成本远低于好莱坞。”



“……”



底下人一脸惊讶,再度超出了思维和自信认知。



国内市场万马齐喑,一枝独秀,结果这枝独秀不满足对内发展,已在开拓海外了。



“许总,能介绍下这部电影么?”



“由天下、阳光、波丽佳音、Finecut四家投资,约2亿人民币(号称)。徐克导演,主演张国荣、巩丽,以及日韩的著名演员。



过些天在日本开机,我也会赶过去,到时会陆续公布,但你们可能不感兴趣。”



“为什么?”



“因为这戏不走内地市场,它是部丧尸片,赚的是外汇。”



哎!



一句话,兜头浇了盆冷水。



有记者问:“许总,为什么不选一部可以在大陆上映的题材呢?”



“这项合作是长期的,首部片也是试水,如果成功,后续肯定会考虑。”



“主创是怎么选定的呢?”



“我提出的项目,自然以华语电影人为主,否则岂不是又给别人做嫁衣?”



“那你有投资好莱坞的计划么?”



“看形势。国内对民企有限制,国际对中国有限制,如果可以,我当然想尝试一下。”



嗯?



记者暗笑,人家跑去海外投资,这个不限制吧?



不晓得啊,谁也没想到啊,所以也没规定啊!



2011年,京城的新原野娱乐公司,开海外投资之先,1000万美元砸进《云图》,成绩并不好。



后来慢慢摸索经验,涌现出《变形金刚4》《碟中谍5》《终结者5》《巨齿鲨》《环太平洋2》等等,以及赫赫有名的《长城》。



万达更是收购了传奇影业,介入产业链上游。



貌似威武,但好莱坞除了强大的制作能力,还有更强大的发行能力。中国迄今没有一家,能做到全球发行的片商。



即便你占据上游,发行还在人家手里。



仙人掌有院线发行渠道,正筹划着收购音像商,拓展音像制品发行渠道。



倘若许老板拍案而起,把小号全亮出来,绝对是国际大新闻。但他现在不能暴露,还得借香港的壳。



即便如此,今天的发布会也全是猛料。



许非见茶杯已空,道:“差不多了,最后一个问题吧,还有么?”



“……”



安静了一小下,齐齐举手。



他点了《京城青年报》的记者,对方道:“《无名之辈》在去年报名了今年的金鸡奖,随后就发生了您炮轰金鸡的事情。



如果《无名之辈》获得提名,您会参加今年的金鸡奖么?”



“不会。”



刷!全兴奋了。



“您说设新奖,有计划了么?”



“还是为了向金鸡施压,口头说说?”



“您会在今年启动么?名称有了吗?”



许老师宛如食堂大妈,看着一群来打饭的屁孩子,开始习惯性手抖:“之前比较忙,没顾得上,已经在酝酿了。”



“是以跟传媒合作的模式么?”



“不错。”



“合作方选定了么?”



“全国这么多家优秀媒体,老实说很难。我看这样,改天一块碰个头,互相聊聊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