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四章 进展
胡亚杰蹲了两天看守所之后,整个人都升华了。



小伙子二十三岁,尚未毕业,朴实的不得了,结果一来就遭到了极端环境的严苛磨练,以及某位社会人士的暗中教唆。



打过架的和没打过架的,气质就是不一样。



林汝为要的不是一个憨头憨脑的正气警察,而是一个怀有少年意气的正气警察。周志明有热血冲动的一面,有自己独立的政治思考,后来更是愈发成熟,大将之风。



是个挺复杂的人物内心。



在现实中,虽说林汝为选中了胡亚杰,但缺乏调教,演出来的效果还是傻了吧唧一棒槌,没有层次感。



总之,胡亚杰提前进组,便由着劲儿的被折腾。



先在刑侦队,后在看守所,这会又挪到了砖厂体验生活——嗯,这可是真·搬砖。



顺义,瞎各庄砖厂。



如今院里可是大变样,以两派长长的房屋为主体,南面搭了办公室和值班室,北面搭了伙房。大门被涂成黑色,烟囱也呼了一层厚厚的烂泥,此刻正喷吐着灰烟。



而监舍里面,沿着南北两墙,垒起了齐膝高的木板铺,中间留过道,每个铺上散着破破烂烂的草席。



因为背景主要是夏天,草席吸水能力比较强,用过一季,席面就会变黄破损,何况还是连着用。



许非就坐在破草席上,手里捧着一摞设计图,有看守所的,审讯室的,以及砖厂和禁闭室等等。



那个电动门,他回来问了不少人,确定是海晏在书里胡咧咧,七十年代应该没有这玩意儿。



他和冯裤子各有分工,一个负责收押、劳改阶段的布景,一个负责家居日常的布景。



冯裤子那边更琐碎,道具更多,这货借鉴了许非的思路,也挨家挨户溜。不是花钱收,而是以中心名义打借条,说剧组临时借用,用完再还回来……



结果在美术这一块,资金远小于预计,带的其他小组也纷纷开动脑筋,如何节流。



而且有某人做榜样,每个同事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次攒组跟以往不太一样,好像更有条理,做起事更顺。



于普成天乐乐呵呵,倍感欣慰。



《便衣警察》预计资金四十万,撑死再富裕五万,四十五。少吗?不少啊,超过全年经费的一半了。



那边还有《孔雀胆》筹备呢,还有工资要发呢。也得亏挣的少,不然够干嘛的?



“非哥!”



关景清忽然推门进来,道:“衣服都运到了,你要不要看看?”



“嗯。”



许非收好画稿,出门就瞧见辆吉普,满满登登都是装衣服的箱子。



“白警服十套,蓝警服五套,绿军装一套,周志明服装三套,杜卫东服装三套,劳改犯服装三十二套……”



他逐一清点,按角色分类,贴上大大的标签,又拎起一套劳改犯服装。



白褂子,黑裤子,此为一套。重新浆洗过,又人工做旧缝补丁,瞧着脏兮兮。



在2000年前后,影视剧的服装还在遵循传统,衣服都没那么鲜亮,尤其古装剧,因为要追求那种真实感和久远感。



什么叫久远感?



还是得说《水浒传》,现在都回去看,画面是不是总灰扑扑的?好像有层雾,有层纱笼着。



那是因为拍摄每个镜头前,剧组都要放烟,用烟来制造这种历史的沧桑,虚蒙的,悠远的,好像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是那个年代真实的人。



后来呢,电脑特效愈发高明,不用放烟就可以做了,可惜再没人做了。



许非拎着褂子,还算满意,嘱咐道:“将来等演员来了,一定告诉他们,可以弄脏,可以弄破,但绝对不能弄丢。万一丢了,必须按价赔偿。”



“啊?这都几毛钱一斤收的,您也太黑了点。”关景清道。



“你懂个屁!这叫规范化。”



许老师训了一句,又道:“我们拿出百分之百的心思来筹备,主角也好,群演也罢,也得拿出百分之百的表演来回报,每项工作都很伟大,必须充满敬畏!”



“……”



关景清挠挠头,似懂非懂。



“滴滴!”



正说话间,又一辆车开进大院,林汝为和赵宝钢,跟着又有一位,居然是伍玉娟。



“宝钢!”



关系熟,他也不叫赵哥了,“老太太干嘛呢,怎么带这儿来了?”



“上午不面试么,那叫一相见甚欢,意犹未尽。人家兴致高着呢,说我们男主角就在砖厂呢,干脆你俩见见吧……”



赵宝钢捏着嗓子学林汝为说话,乐道:“哎,你怎么就找着这姑娘,活生生的施肖萌啊。上午试了段戏,老太太哭天抹泪的。”



俩人凑在旁边,看那边伍玉娟和胡亚杰见面。



胡亚杰正垒砖呢,傻小子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