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也算一号人物
/>


汪朔去年生了个女儿,爱的不行,但他跟父母住,三代人不方便。



他就租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添了几件不称心的家具,捡了件朋友淘汰的沙发,心气并不顺,表示“一年后我还没有自己的房子,我特么一头磕死!”



什么叫志得意满?



就是把自己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这就叫志得意满。



“恭喜恭喜啊!”



“同喜同喜,自个找地儿坐,随便闹腾。”



许非过去打招呼时,那货笑的跟新郎官似的,媳妇儿在旁边帮忙招待,爹妈抱着孩子。



他抹身找地方,见老马冲自己招手,遂过去那桌。除了海晏都是“生脸”,老马介绍:“这位莫言,肯定听过吧,《红高粱》那个。”



“这位苏童,《妻妾成群》。”



“这位刘恒,《狗日的粮食》。”



“这位刘震云,《塔铺》。”



“这位魏人,《天镇老女人》。”



“……”



每一位拎出来,都是在文坛有字号的,结果一见就是一打。



紧张嘛?



不紧张。



许非跟大家问了好,非常纳闷,“这桌都是文学圈的老师,你把我影视圈一后辈拽来干什么?”



“认识认识,一会有事找你帮忙。”



马卫都神神秘秘的还不说,许非暗嘁了一声。没多久,郑小龙也过来了,几人刚好成一桌。



而那边,冯裤子孤家寡人,没人理。



或者说,没人认识。



他攥着瓶汽水猛喝了几口,还是凑到跟前,“汪老师好!”



汪朔一愣,“您哪位?”



“我是艺术中心的,跟郑主任过来,特别崇拜您,跟您打个招呼。”



汪朔仗义,但本质上看不上大多数人,敷衍道:“哦,随便坐吧。”



“诶诶!”



冯裤子点头哈腰,咧开一嘴烂牙,“哎哟,今儿不虚此行,可谓抬头望见北斗星。”



嚯!



汪朔一下子舒坦了,看这人顺眼不少。



您听听,抬头望见北斗星!



一般人能想出这话来?



请的人不多不少,摆了几桌,大部分吃完就走了。中午时分酒席散场,比较亲近的去家里看看新房。



这回冯裤子可跟不了。



那帮作家随同,许非也被拉着,愈发纳闷:我跟你丫没这么近啊?



一群人上楼,京城新盖的商品房,周围没啥设施,设计也烂,就是三室一厅特宽敞。



“这就真皮沙发啊?”



马卫都动作快,啪叽抢个好位置,屁股颠了颠,“你还别说,跟一两百块钱的就是不一样。”



“这多少钱来着?”



“一万二一套,还不打折。”



“一万二?”



即便都是成功人士,也被惊着了,一篇稿费才多少啊?



汪朔夹着烟,妥妥臭显摆,乐道:“我是消费一步到位,省的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产生更新换代的念想儿。”



“嗯,在理。兜里一万三,花一万二,这样没杂念。”



“有理个屁!人家挣多少,你挣多少?”



“就是,汪朔年没听过么?”



“你顶多一座金熊奖,人家一年上四部,还不用刨地种高粱。”



“嘿!”



面对一帮同行的戏谑调侃,汪朔毫不谦虚,手一挥,“甭说废话,中国电影,哥们儿现在平趟。”



“噗!”



话音落下,就冒出一声笑,汪朔一瞧,“许非,你小子又怎么着?”



“没事,就觉着在电影产业初级阶段平趟的,也挺有本事。”



许老师实话实说,这位对八九十年代的影视剧确实有着莫大贡献。



“瞧见没有?瞧见没有?当众挑衅!”



汪朔摸出一盒烟,比比划划,“什么特么的叫初级阶段?你不说出点道道来,今儿甭走。”



“呃……”



许非扫了一圈屋里人,都是大佬,但大佬归大佬,隔着行呢。



“这个太复杂,我简单说啊,就比如类型区分。



最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在美国起来之后,很快变成一种大众娱乐。当时审查制度很严,主要有喜剧片、西部片和历史片三类。



但这不算真正的类型片,要等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