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九十章 刺激
“哇,《纵横四海》,红姑好靓的啊!”



“敌不过《飞鹰计划》,程龙无人比。不过去年周星驰上位,《赌圣》4100万票房!想当年《英雄本色》也不过3千4百万。”



“唉,时代变了!我就不喜欢无厘头。”



“那就看看《跛豪》喽。”



“哈哈,许先生果然行家!”



这位香港老板姓陈,对影视很感兴趣。旁人插不上嘴,就听他俩在哪儿一句一句,完全无障碍。



好容易暂歇,李程儒忍不住问:“陈老板,看样子您是做电影生意的?”



“不不,差得远。”



“那您是……”



“失礼失礼,这是我的名片。”



他发了几张名片,许非一瞧:香港xx外汇有限公司。



“简单讲,我是做外汇经纪的。”



“……”



众人蒙圈,外汇都知道,1980年为保证外国人、归国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购物需求,中国银行开始发行外汇券。



但外汇经纪是什么玩意儿?



陈老板见大家不懂,笑道:“现在香港很流行外汇保证金交易,客户先开一个账户,往里面存一笔钱,我们抽取一定佣金,给客户设置额度。



他在这个额度内自由操作,赚或赔,自动存入账户。”



“……”



还是蒙圈,这年头别说土大款,连银行都搞不明白。



李程儒遇事不决问许非,“许老师,你听懂了么?”



“就是炒外汇。”



“哈哈哈!”



陈老板竖起一根大拇指,“佩服佩服!”



一时间,一帮大款缠着许非讲解,而他神色微妙,顿了顿道:“每人下一百块钱底,再给他十块钱,他给你200块钱的额度,你们在200块钱之内随意玩。”



“哦哦,明白了!”



众人恍然大悟,于是更懵逼,“那陈老板,到底怎么个炒法?”



“说白了,就是通过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赚取利润。目前最热的是日元兑美元,因为美日正在搞贸易战。



比如118.0日元兑1美元,我们看美元强,做多一手。然后纽约开盘,120.0兑1美元,这就赚了。反之叫做空,往下跌。”



“……”



一帮大款晕晕乎乎,听对方描述,是个赚大钱的玩意。



陈老板见状,笑道:“我们公司刚到京城发展,在赛特大厦,几位有兴趣可以来看看。”



炒外汇起源于伦敦,西方屡见不鲜。最早由这帮香港经纪商带到内地,说是未经批准,但政府也没管,实际是当作试点。



此乃八九十年代的特色,啥事先试试。



一顿饭以捐款开始,以蠢蠢欲动结束。



陈老板就像带来了西洋镜,给封闭的人们引入了新世界,冰山一角,显露出什么叫金融,什么叫资本。



李程儒下楼的时候一句话没说,到长城饭店脚底下,俩人站了一会,跟着顺街往西走,边走边找出租车。



今儿车还少,走了半天,眼瞅着东三环北路了,那边一大片全是使馆区。



老李抽着烟,颇为纠结,道:“我明天想去赛特看看。”



“可以啊。”



“我就先看,不一定……嗯?”



“嗯什么,我也想瞅瞅。”



“不是,这是炒外汇啊!”



老李眨巴眨巴眼,奇道:“许老师你这么保守,也想玩这个?”



“啥?”



许非也一愣,“我卖兰花,开伊莲,亚运会,四个月五百万,再加上这特别特……你特么哪点看出我保守?”



“呃……”



李程儒挠挠脑壳,是哦,许老师一向划船不用浆,前行全靠浪。可不知为啥,总觉得他稳如狗。



可能因为他不飘。



“嘿嘿,那就成了!”



他突然愉快起来,道:“陈老板说账户起码得一百万美金,咱们别动那百分之七十,提前分分红就够了。”



1991年,美元兑人民币5.3233,就是下五百多万的底。



后世根本没这么多,由于刚进入内地,一片混乱。



李程儒做生意从来不惧,甚至觉得很刺激。而许老师呢,他对金融股市什么的不太了解,但这件事还真知道。



因为他看过一期《鲁豫有病》。



节目采访老李,丫自己说炒外汇赚了大钱,然后在93-94年美日谈判全赔了。所以他记住两个节点就OK: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