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六十七章 卖片
“官人官人不必忧在心,听为妻对你说分明,幼年幼年也曾学医道,为求经南海拜观音……”



三月末的夜里,客厅隐隐传来白娘子的唱词。



不知是京台重播,还是央视重播,反正以后就是重播重播,子子孙孙无穷尽矣。



许老师喝着枸杞茶,坐在书房写计划表。



他是个规划明确的男人,有灵感便要记下来。首先是艺术中心的几个家伙,郑小龙带人在美国泡了几个月,一回来,颇有“大人,食大便了”的感觉。



去年92大潮,今年如火如荼,公司遍地开花,捧着钱让你拍戏。



冯裤子先耐不住,拉上汪朔投了十万块,开了家“好梦影视公司”。汪朔董事长,他总经理,一共仨人,董事长天天自己抹桌子。



然后赵宝钢,这货最近跟许非走的贼近,就差明目张胆喊爸爸。



他准备签合作,给自己拍剧。大钢子水平很高,一个人能撑一部戏,就是后来变成油腻老男人,还老想着往年轻人世界里闯,有点尴尬。



绑定了赵宝钢,就等于绑定了海晏,他们俩,嗯嗯……



公司目前有:葛尤、刘贝、梁添、张国利、邓洁、赵铭铭、江杉、寇占闻、曹影,共九位演员。



他不愿意让自己的人接烂剧,尽量内部消化。



葛尤跟着张国师混《活着》,赵、梁、寇、曹给《白眉大侠》留着,梁添还有《我爱我家》的任务。



江杉留给都市剧,邓洁算添头,张国利蛮尴尬,老被当成导演用。



葛、刘、赵、江,必是主角,小曹影按万金油培养,这么一算,每年起码要拍3-4部剧才能满足需求。



许非在纸上记了一笔,“1994!”



到明年,公司应该有这个条件和经验,扩大生产。而且总拍商业剧也不行,时不时得弄点有厚度的作品彰显逼格。



《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大秦帝国》之类。



电影方面,他准备一步步把大片搞起来。国内目前只有长片、短片的概念,大片这个词还没诞生。



他觉得搞电影工业化,最有效的就是在实战中练习。怎么实战啊,拍大戏!



最后是刘贝。



“……”



许老师也算苦了心,千挑万选选中了一个,刷刷在本上写了俩字:



“青衣!”



跟着又写了俩字:



“芦苇!”



…………



三月末的一天,风轻云淡。



岳鲁义从招待所出来,急匆匆前往昆仑饭店。他作为山影代表,常驻京城,负责《白眉大侠》的一切事务。



今次搞小型交易会,索性派他参加。



到了地方,上九楼,会议厅门口戳着块牌子,“天下影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作品交易会。”



牛逼!



岳鲁义暗道一声,居然把自己的名头挂前面。



进了大厅,里面一个椭圆形桌子,能坐二十多人。随便找个地儿,桌上放着会议流程和电视剧梗概。



他翻看几页,忽然起身找到许非:“小许,怎么还有我讲话?”



“推广《白眉大侠》啊,您当然得讲话。”



“可剧本还没写完,就能推广?”



“时代变了,岳老师,您先想想词儿吧。”



岳鲁义一脸懵逼的回到座位,不多时,又见一人进来。



“许老师!”



“哎,欧阳!”



许非站起来,跟欧阳长林握手,“你怎么来了?”



“我不在京城搞个公司么,台里派我过来,方便。”



紧跟着,各方代表陆续到达,吉、浙明显亲近,好歹结过盟的。



等郑小龙也到了,会议开始。



“大家安静一下啊!以往办这种会议,我的开场白通常是‘我是小字辈,在座的都是老师,说的不对请多包涵’。



但今天坐在这里想想,不知不觉也入行七年了,小有成就,广交朋友,怎么着也算中字辈吧。”



“……”



岳鲁义撇撇嘴,几次打交道就能看出来,这货贼的很,先拿话堵人。



入行七年不长不短,但论成就,作品的奖项、知名度、影响力,吊打地方台的制作人。



“今天主要谈生意,天下两部,艺术中心一部,给你们寄过录像带。30余家省台,来了13家,说明我们的剧还是不错的。



另外还有一部正在筹备中,京台、齐鲁台、我方三家合作,根据单先生评书改编的《白眉大侠》。”



嗡嗡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