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百二十四章 盛典3
“下面让我们颁发第一个奖项,最佳新人奖,有请……”



“哗哗哗!”



颁奖礼终于开始。



舞台上的门打开,嘉宾周公子、国际章手拉手走出来。



一黑一白,身高差明显。整个华语圈30岁以下,风头最劲的三位女演员,另一个是香港的张柏之。



“小逊,你以前颁过奖么?”



“没有。”



“那你知道颁奖有什么程序么?”



“呃,拆信封前都要说几句段子,但是没给我台本。”



“是啊,没有台本,看来要我们自己发挥。”



“……”



短暂的沉默,国际章伸伸手:“你说呀?”



“台本上没写了。”



底下一阵轻笑,周公子转为正经,道:“其实我很羡慕这个新人奖,因为一人只能拿一次。”



“我也是,我之前问主办方为什么找我们俩颁奖。他指着嘉宾名单给我看,哇……”



国际章手搭凉棚,往下面望了望,意思是全是大佬。



“我们先看提名吧。”



最佳新人和最佳导演有一定的特殊性,并非每年都有,提名也不限多数,最少有两个就ok。



“林嘉欣《男人四十》。”



“桂纶美《蓝色大门》。”



“黄又南《一碌蔗》。”



“原丽淇《三更之回家》。”



“获得第一届金梧桐奖最佳新人奖的是……”



国际章拆开信封,交给周公子,后者念道:“恭喜林嘉欣!”



“哗哗哗!”



25岁的林嘉欣上台,客气的说了几句感言。



第一届,谁也没啥特殊情感,礼节到就完了。



跟着又演了个小节目,大屏幕放《病毒》片段,当然没放丧尸的镜头,毕竟电视直播。把几位主要演员放了下,介绍道:



“截至目前,该片票房113亿美元,全球碟片销售7千万美元……”



“哇哦!”



《病毒》在去年席卷半个亚洲,但这么直观的印在大屏幕上,自令全场惊叹。



不由又想,好像从《卧虎藏龙》开始,就不断诞生这种针对海外市场的大片。《卧虎藏龙》2亿美元出头,《病毒》差在哪里?



缺的是北美票房不足,但光亚洲区的成绩就如此牛逼,确实出乎意料。



“有请《病毒》主创上台!”



颁奖嘉宾很有分量,张国师和墨镜王。



徐克领头,一溜演员站在台上,音乐雄浑激荡,全场掌声雷鸣。



典礼靠什么?除了选片眼光、程序正义,靠的就是这些形式主义。张国师给你颁奖,郭小四给你颁奖,那感觉能一样么?



所谓影响力,就这样慢慢积累的。



“当时《蜀山传》失败,我整个人都很糟糕。他说没关系,你下部戏就会翻身。我心想怎么可能,他说可以的。



果然就可以。



我做了二十年电影,在遇到许先生之前,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拍这样的作品。感谢许先生,感谢那么多优秀的演员……”



徐克代表大家发言,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在华语区的颁奖礼上,你什么时候见过内地、香港、日、韩的演员站在一块领奖??



……



典礼继续,许非在下面看着。



大体上很满意,只是奖项少了点,整体时间不会很长,明年就得增加技术奖了。



新人导演空缺。



最佳剧本给了《无间道》。



最佳女配角给了《五月八月》的叶童。



《五月八月》还是个合拍片,蓝鲸电影制品厂和寰宇合拍,以大屠杀为背景讲一个家庭的故事。



片子挺小众,演员一上来,电视机前的观众拍大腿:



“许仙啊!”



最佳男配角给了《无间道》的梁佳辉,他演黑帮老大,比原版更嚣张霸道。同获提名的还有演警司的任达华,《和你在一起》的王志闻等。



接着最佳女主角,第一个热点。



颁奖嘉宾一亮相,又是场外吸气,葛尤和周星星!



“葛老师!”



“周老师!”



俩人互相客气,明明都很正经,观众却很想乐。



“葛老师,你觉得港台演员和内地演员在表演上有什么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