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变革4
(今天不是一更,是两更,上章存活了片刻,就进小黑屋了。)



11月下旬,《星球大战前传》上映。



虽说缺乏美国的文化基因,但毕竟是解禁后的第一部电影,热度还算不错。



京城天气愈发寒冷,许非又接受了某位大领导问询,出来前往吴孟臣家。



田、吴、韩、许,四位,火锅照旧。



田领导一向内敛,今天竟然很激动,不停道:“小许这一手玩的好啊,你果然是打宣传战的天才,这下大势已定,他们再反对怕是要戴上民族罪人的帽子喽。”



“不反对是一回事,具体的还看怎么实施。”



吴孟臣也激动,他一直都想搞院线制,终于启动了。



历史上,他1996年辞职,蛰伏数年,上头政策一开放,立马组织筹建了一条世纪环球院线,担任总经理。



他懂这个。



而由于他的辞职,导致广电推行改革时没有一个懂行的人把关,只能先发一个笼统意见,第二年才发细则,又浪费了一年时间。



“首先多厅是基本的,起码4个厅以上。票价不能高,现在京城有的票价30块,太贵。投资大、设备豪华的龙头影院,可以高一点,普通影院在15块比较合理。



其次,所有影院必须使用计算机售票,数据直接传到票房统计单位。



然后大体像小许说的,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等等……



我又补充了一些:



10家以上,同省影院,计算机售票不少于8家的,可以组建一条省内院线。



15家以上,不同省影院,计算器售票不少于10家的,可以组建一条跨省影院。



一个省的院线不能超过三条,签约期不少于3年,一家影院只能选择一条院线,签约期满可以重新选择。



设定2年期限,也就是到2002年。



逾期不加入院线的影院,取消放映资质。逾期还没有组建院线的,禁供引进片。”



啧啧!



许老师暗赞,老吴就是猛。



省公司一直对影院卡脖子,ok啊!现在中影对省公司卡脖子,一级卡一级,直到投降为止。



“哔哔哔!”



那俩人消化着内容,许非手机突然响了。他一接,里头是某个省公司老总:



“喂,许总!”



“我老王啊,开会刚见过面嘛!哎哟发生点小误会,千万别介意,不然我登门请罪……”



“哦,我就是说一下,咱们今年贺岁片《初恋五十次》,我们早做好准备了,就等着上映呢!”



“嗨,都是为了中国电影好,好好……拜拜!”



许非挂断电话,耸耸肩,贱不贱啊?



倒也能屈能伸。



韩三坪正要说话,手机又响了,“许总?我老张啊,咱们《初恋五十次》该启动了吧,都盼着今年贺岁片呢!”



把这个应付完,老吴嗤道:“一群见风使舵的家伙,难怪能活这么久。”



“甭理他们,继续说。”



韩三坪方道:“这个院线内部,以什么为纽带呢?”



老吴道:“以目前的环境,只能走签约加盟的形式,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



我敢预测,政令一出,各省公司就地换脸,变成各省的院线公司,然后拉拢那些设施比较好的影院,先组建一条对付过去。



其中可能有完成股份制改革的,有老样子的,老样子的肯定会被迅速淘汰。



因为引入外来资本了,因为开放了,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资本会自主选择最具利益的那条路线。



所以从一开始,中影就要占据先机,先组建一条跨省院线。



省内院线不可能打过跨省院线!等3年签约一到,优胜劣汰自动重组,逐步精简,剩下的才是金子。”



狠人儿!



许非感觉牛逼,问:“民营资本开放么?”



“暂不能完全开放,跟外资一样,可以占49。”



田领导知道他想什么,道:“小许,我虽然想放开民资,但影院跟拍电影不一样,没有上面的理论做依据,任何人无权决定。”



“我懂,我懂。”



何谓理论依据?十六大呗。



于是许非琢磨,现在的情况是:外资想进来,必须跟国有资本合作;民资想参与,也必须跟国有资本合作——都不能控股。



所以没必要启动大都汇了,大都汇完全自主建设、自主经营,奔着第一院线去的。正好利用这几年,多建几座。



现在只能参股,参股也ok,我小号多。



许老师捅了吴孟臣一下,俩人眼神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