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章 读书的事儿
王守义提了一刀肉,也就是五斤的样子,拜访了隔壁的花围裙大婶。



听棉儿说:“隔壁的花围裙大婶,是这条巷子中的名人,熬的骨头汤香飘绵秀巷,是这条巷子中最会熬汤的人。”



正是辰时,也就十点多钟的时间,王守义上门拜访了一下,这位花围裙大婶。



生意不错,不在饭点的时间,还有五六位客人,一大碗骨头汤,泡膜烫饼,或下个团子,丸子之类的,吃的满头大汗,酣畅淋漓。



不得不说,花围裙大婶这熬骨头汤的手艺是一绝,光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开。



汤浓鲜香,大火烧,中火炖,小火熬,将这一道美味,做出了高超的境界。



真心讲,从某方面来说,花围裙大婶的骨头汤比正阳楼法不同做的美食,更能抓住人的胃。







花围裙大婶是个热情的大婶,王守义说明来意,想给棉儿找个启蒙老师。



花围裙大婶接过肉,笑着给王守义上了一大碗骨头汤,还是带肉的哪种。



“不知阿义有些什么要求,身份凭证又是何等级。外城有些大,书院,武院,只有四家最出名,当然也是最好的。另外呢,一些内书堂也不错。我瞧棉儿这小丫头,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不过有些孤单,最好得有个伴,特别是同龄的孩子。”



“那小丫头可有些底子,我瞧着有些伶俐,知道的东西多一些,胆儿也大。”



“我想想啊!离这不远的“祟山书院”和“沙坪讲武堂”都挺适合的。”



“崇山书院,仅次于天都的天洲武学院,重阳大学堂,云家文武阁和京都书院。也是一家有名的书院,环境好,学风好,管理好,师资力量雄厚,听人说,其背景是天剑山。”



“那个沙坪讲武堂,是后起之绣,在外城的宝庆区有点名气。我两个孩子都在沙坪讲武堂。这是一家平民学院,都是大班。实行那个什么讲学备案制,很是严谨。学费也不高,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收费。”



…………



…………



花围裙大婶吧啦吧啦的一通说,估计把她对这两所学院所知道的说了个遍。



王守义前世的父母是干啥的,职业是老师,信奉的是“严师出高徒”和“因材施教”。



两者合一,方能成材。



自己读书本就一般,因迷上武功,父母因材施教,请了好师父,倒也算是文武都通了一些,算是成材了。



但王守义思索的是棉儿这徒弟,该找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院什么的,不重要。



背景是什么,也不重要。



固然学院有名气,自然自带光环,学院有背景,也会打上标签,从很多方面来讲,这是强大的优势所在。



选择学院和选择老师,一样重要,好的老师比学院更重要。



但对名师这块,王守义不清楚啊!



“大姐,不知这两学院的老师你解多少,可以说说吗。”王守义问道。



王守义心目中的好老师,对目前的棉儿来说,是要细心,陪伴,及满足启蒙的需求。



严格来说,王守义是给棉儿找个老师妈妈。



棉儿自出生就好体弱多病,与姥姥相依为命,没有享受过父母的宠爱,这是一种缺失,王守义想给补上。



相隔九月,才见面,棉儿就缠着自己,这是依恋和渴望。



棉儿不仅仅是把自己当师傅,心里其实把自己当成父亲了。



“老师啊!我一个妇人,对这方面了解不多,京城最有名的老师是夜星辰,不过人家是大国师,只教皇室和权贵子弟。我两个儿子的老师比较多。大儿子的主教老师苗知秋和小儿子的主教老师吴细君到是了解一些。”花围裙大婶的消息来源,大多数是市井流言,估计也就这两个老师才是她肚子里的实料。



“说说,如果合适,我家的丫头也不四处择学院了。”



“苗知秋是个有能力的老师,教学严格,是极好的老师,还挺细心的,来过我家几次,把我家大小子在学院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我是极满意的。”



“吴细君是个女子,也挺细心的,教的也好,不过有点骄傲,喜欢挑毛病,还不准我家小小子多喝骨头汤,就连穿衣洗澡也要管。管得太宽了,不过嘛,我虽不喜,但小小子倒是比大小子懂得些,人看上去也精神些,就是……就是花费有些大。与她打交道也受气的很。”



“嗯,吴细君,女的,管得宽,好像不错嘛!”



“苗知秋,严谨细心,也不错啊!”



从内心上讲,苗知秋是严师,吴细君是生活老师,倒也各有千秋。



只是吴细君有点骄傲,这点不太好,容易得罪人。



不过苗知秋在生活方面又不如吴细君。



最好是跟着苗知秋启蒙,跟吴细君生活。



鱼与熊掌,可否兼得,这个王守义要仔细想一想,看看有没有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