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2章,务必一看
发布会,等会我陪蒋经理一起去。”步步高电子的人都知道林义追求低调,不然也不会把法人弄成蒋华了,潘文清对此肯定投其所好。



“嗯,”林义嗯了一声,随即又吩咐,“尽量把媒体关系打点好,让他们多多美言,要求报道附上照片。”



“好。”潘文清当即明白了林义的意思,这要是弄成铁证,谁也翻供不了的那种。



下午四点过,步步高电子在深城的总部对外界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出席的人员除了步步高电子的人,还有特区政府领导;同时还有港资代表葛律师和于思明。



这一次步步高电子几乎动用了粤省所有的媒体朋友,比如“羊城日报”,“南方周末”,“晚报”,“法制报”等一系列报纸和电视台。



在会上,葛律师发布了律师函,严肃地声称:将要起诉“京城青年报”、以及刊文作者…



这个消息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竟然民告官,虽然这个官只是个事业单位,并不代表政府;但也是国内罕见的事情了,足以引起轰动。更何况原告请的是香江事务所的律师。



深城这边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沪市这边也是一样,虽然这边没有葛律师那份律师函的重磅消息。



但是公开的这份录音笔却也让媒体兴奋不已。



同时,在中山也有一个胡老板此时面对媒体,也正大放阙词:“你们问我关于步步高VCD的事情,我也疑惑,为什么媒体只报道步步高VCD致三人死亡的新闻?”



胡老板这话一出,底下的媒体都在心里鄙视,不过却也兴奋,好题材啊,明天添油加醋报道后,期待步步高电子的反应。



同时,苏省新科总经理也接到手下的报告,纷纷建议借此机会敲打一下步步高和蒋华。



但新科老大听完后,沉默一阵就说:“如果步步高VCD存在质量问题,应该会有很多人受到影响。但现在出现的只是个案,这就说明步步高VCD是无辜的。



我们不能落井下石。退一万步讲,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搞垮了步步高电子,以后也会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搞死我们,这个先河不能开。



记住,我们需要一个干干净净的行业,而不是一个充满杀机,事事要提防暗杀的行业。”



这个决定,让新科众人感到无比失望,却也更加敬佩这位老大的胸襟。



为此,当新科老大出门时,有记者追上来问:“就步步高电子事件,爱多已经谴责了对方;对此,你们新科有什么看法?”



胡老板的妄词,新科老大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不过他对此不做评价,而是对记者这样说:



“步步高电子出现了一件不幸的事情,具体原因我不知道。但想来也不复杂,无非是有人搞破坏,有人想要钱。



步步高电子是我们的对手,但是从商业道德和维护行业利益出发,我们不应该传播这样的消息。我觉得这些违法乱纪者,自会有法律处理。”



第二天,果然国内大大小小的媒体都对青年报和步步高新闻发布会进行了报道与分析。



一时间,步步高电子被推到了舆论的浪尖。



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步步高电子产品一时间滞销,还出现了民间舆论的不利反响。



而更让步步高电子高层不安的是,很多经销商除了电话问询外,更是出现了一波退货潮。







在吵得纷纷嚷嚷的时候,媒体不嫌事大,又相继报道了新科老大的发言,对此媒体和专家给他相当高的评价。



但对于新科和爱多的挑拨离间,这些媒体却也没有半点手软,一时间爱多和新科也被渲染站到了对立面。



而对胡老板的恶贯满盈,林义除了要求步步高电子要起诉对方之外,还授意蒋华给媒体放话,整版就八个字:高风亮节,见识浅薄。



虽然没有明说始末。但是看到这八个字的人都知道步步高电子的意思:高风亮节是给新科老大的,见识浅薄是给胡老板的。



对此,老胡气愤不已,对媒体喊话:如果步步高电子能逃出这一难,就来和爱多手底下见真章。



对此步步高电子只回复了五个字:胡老板是谁?



其实这样回复,也是林义故意的,把双方矛盾激化,本身就是一种高明的炒作,尤其是步步高电子这种牛逼哄哄的清高,简直是广大消费者最爱看的热闹。



很简单,炒作能让步步高电子知名度更大。



对此,胡老大又是长篇大论的胡咧咧。



不过步步高电子依然只回复几个字:弱者的自卑…



这就吊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胃口了,一夜之间,很多媒体把步步高电子的发言当成了口头禅,动不动就“你是哪根葱”“别哔哔”…



一时间让步步高电子和发言人名气大增。



和胡老大打完口水战,林义对关平和蒋华说:“对爱多得盯紧点,不是说他还有个合伙人吗,多收集点信息,到时候我们给它来一发。”



其实事件到此已经很明朗了,但是也有个难点在:如何让“京城”青年报登报致歉。



这个才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不然声誉的损失,会让步步高电子在这个关键当口寸步难行。



但是想要这些自命清高,又是这么好的事业单位的大报纸服软,就凭步步高电子现有的硬实力行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的。



说不定不只是不行,人家捏着杀人不见血的笔杆子,凭借京城青年报的地位,掌握着舆论这个大杀器,说不定步步高电子会进一步被玩残。



林旋打来电话了,介绍了她的大学老师给林义认识。



为此,挂断电话后,直接命令京城的唐慕赶紧联系“经济日报”的总编辑艾先生。然后再通过后者的引荐,直接向中宣部领导汇报。



接着林义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往京城面见艾先生,酒足饭饱后,摸了摸口袋里的厚实,后者给林义支了一个招:



“现在正是国家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关键时候…”



林义和蒋华瞬间懂了,三峡库区的宣传、引导工作一直是中宣部在负责,也是现在的头等大事。



如果步步高电子能作为一个负责的社会企业,在这里贡献一份力量,不仅眼前问题能够解决,还等于和中宣部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就在蒋华着手去有关部门汇报情况的时候,于思明和葛律师来到了京城。



因为事态紧急,越多拖一天,就会对步步高电子不利一分。商量一番后,由蒋华、和葛律师以及于思明联手写一份“关于步步VCD漏掉事件真相的紧急报告”。



同时以步步高电子的名义和港资代表的名义,在艾先生的引路下,一式八份,分别呈给中宣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



同时死马当活马医,写信给中央领导,向他们做出汇报。



事件的第一天没有消息。



第二天还是没有消息。



第三天还是没消息…



此时外界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媒体也开始煽风点火。尤其是胡老板为了争夺步步高VCD的市场份额,更是公开宣称:步步高电子不是一个负责的企业,广大消费者应该有一颗雪亮的眼睛…



对此,林义吩咐蒋华采取了按兵不动的策略,现在扯皮没用,关键在于“青年报”能否服软。



第四天还是没有消息。而外界已经形成了一片倒“步步高电子”的舆论风潮。



这几天不仅步步高电子产品卖不出去,经销商大量退货;就连一些供应商都开始坐不住了,也纷纷通过电话打探底细。



甚至出现了一些供应商小规模拉横幅到公司门口讨债的危机行为…



面对如此种种,林义虽然表面稳如泰山,其实内心也是焦躁不安,他知道,一个不慎,步步高电子就将毁于一旦。



此时,蒋华也非常着急,不得不再次出面澄清,同时又拿出“录音笔”面向广大媒体…



第五天,雪上加箱的消息传来了。



在此关键时刻,“京城青年报”竟然有恃无恐地继续刊文说:这是一个媒体人的良心…



这天晚上,拿着宇宙青年报的潘文清在自责和被侮辱的愤怒中回到房间,反锁上门,先是写下了血字署名的遗书,然后把满满一瓶安眠药吞了下去。



他准备以死抗争,以死证明步步高电子的清白。



躺在床上,他给关系最好的媒体朋友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抱怨某报纸太黑,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电话还没打完,突然没声音了。那头的媒体人心想:坏了!



顿时吓了个半死,只得赶紧与步步高电子沪市办事处联系,然后通过办事处联系到林义和蒋华。



接到电话,正在吃饭的林义看了看周边,果然去上厕所的潘文清还没回来,赶紧站起来焦急地大喊:“打120,去潘文清房间。”



潘文清被救护车送去了医院,一直全程旁观的艾先生不发一言,默默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后,艾先生沉默地坐了会,然后开始执笔,花了约摸半个小时写完,然后又检查了遍,揣在兜里,接着又把步步高电子的报告也揣怀里。



换好鞋子向妻子说:“我今晚去会个老朋友,你早点睡。”



说完,艾先生就走出了屋子,向一个在新华社任职的老同学家里行去。



另一边,林义等人看到潘文清被送进急救室,想着这个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竞要拼命,大家在医院过道里,涕泗横流。



当晚,愤怒难当的林义也是打算豁出去了,他亲自起草了一份“我们的声明”:对xx部门、xx领导无视…



但是他的这篇大论被蒋华和关平两人死死给按住了,不仅写的东西被关平当场烧掉,还嘱咐蒋华说:“这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对不能对外透露一个字,不然…”



说着,关平眼里的狠厉一闪而逝。



看到这眼神,同为部队出身的蒋华打了个寒颤,拍了拍胸口说:“林总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把步步高电子作为亲儿子对待,这是我要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事业…”



听了她的承诺,关平点了点头,眼色归于平静。



全场看着的林义,翻了个白眼。他压根不怕蒋华说出去,因为他分分钟有几百种方法翻盘。不过对这两人的忠心,心里还是得到了老大的安慰。



第六天中午,正当林义等人准备采用预备方案的时候。



艾先生兴高采烈地赶了过来,一进门就大喊:“成了,成了…”



第七天开始,社会舆论为之一变,来了个大反转。



在步步高电子的努力下,先是京城和粤省、潇湘、蜀都和沪市的大大小小报纸纷纷还原了事情真相,揭露了京城青年报刊文作者和沪市那个敲诈勒索的记者的丑陋行为。



第八天早上,



“人x日报”、央视、人民广播电台也相继披露了“步步高VC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