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1章,保卫战它lei了
7845点。



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当天,全球金融消息极坏,美国道'琼斯股指下挫217点,欧洲、拉美股市下跌3%8%,香江股市面临严峻考验。在曾老板的指挥下,港府一天注入约200亿港元,将恒生指数稳托上升88点,为最后决战打下基础。



同日,国际炒家量子基金宣称:港府必败。



索罗斯这种以某个公司或部分人的名义公开与一个政府下战书,扬言要击败某个政府的事件闻所未闻、史无前例。



28日是期货结算期限,炒家们手里有大批期货单子到期必须出手。若当天股市、汇市能稳定在高位或继续突破,炒家们将损失数亿甚至十多亿美元的老本,反之港府前些日子投入的数百亿港元就扔进大海。



当天双方交战场面之激烈远比前一天惊心动魄,全天成交额达到创历史纪录的790亿元港币。港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最后闭市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比金管局入市前的8月13日上扬了1169点,增幅达17.55%。



香江财政司司长曾老板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江政府已经获胜。



香江市场人士估计,香江政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目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在香江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江,要求香江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江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江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江,保住了香江几十年的发展果实。



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x舆论,汉j舆论),大肆攻击香江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江特区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当时的曾xx后来说过:“决定政府入市干预的前一晚,我坐在床头哭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怕这个决定如果错误了,害了香江,我怎么向中央政府、向市民们交代?”



香江金融管理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们的措施:一是动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吸纳港元,二是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



一番对攻之后,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主要是有中资及外地资金入市,24家蓝筹、红筹上市公司从市场回购股份,推动大市上扬。中国电讯重上招股价以上水平,也产生一定刺激用,令红筹、国企喘定并作反弹。加上祖国内地减息亦成大市上扬的题材,这些因素令恒指急速反弹。在股市强劲反弹之下,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至此,这场惊心动魄的港币保卫战告一段落。







经济危机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是,由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的理论大讨论却方兴未艾。



由于危机背后的原因复杂,影响重大,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加上每个讨论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热烈场面。



他们的各种观点归纳为三个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或主流学派



这一派人多势众,不仅包括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专家



学者、政府官员和工商人士,还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的大部分领导成员,甚至包括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和民间人士。



这一流派主要从结构分析入手,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金融、产业等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例如,政府与大企业的关系过于密切,银行的管理和监督系统失灵,企业的借款和投资战略失误,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盛行,等等。



其中,原先一直受到世人称赞的“东亚模式”也受到了严厉的判。



他们认为,这种模式虽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它所固有的特点,即“政府主导”,经过一定时期以后变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因为正是政府的干预,才造成了市场机制的扭曲,影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剧了原有的各种内部结构的缺陷,并最终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根据上述分析,这一派给亚洲国家提出的政策建议是:



放弃亚洲模式,采纳美国模式;同时进行各种结构性的改革。



特别要对政府的行为和作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大力削减政府预算,并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



具体的结构改革方案是由IMF制订的,有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政府正在遵照执行。



2、市场主义或自由主义



这一流派人数不多,主要包括发达国家中的部分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



此派的基本特点是崇尚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