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9章,
而提到华润在接触万方,林义心里不由自主的跳了一跳。



随即吩咐赵树生,“我需要华润的详细资料,收集好后,来步步高电子找我,见面详谈。”



赵树生现在已经有点明白这位林总的意思了,应一声“好”就忙碌去了。



望着手里挂断的电话,林义怔了一会儿,又把电话打给了在香江的苏温,“你最近怎样?”



“挺好,每天工作3-4小时,其他时间都在休息。”两人聊了会日常,苏温就说,“别墅已经开始装修了,你要过来看看吗?”



“不了,最近太忙。”想到装修,林义就特别嘱咐,“你有怀有身孕,不要总去装修现场,甲醛太多,对你、对肚子里宝宝都不好。”



“嗯。我一般十天才去一次,逗留不会超过20分钟。”苏温糯糯的说完,随即又说,“我跟戈薇学会了开车,下次你过来,我载你兜风。”



林义涎个脸皮问,“用什么载我?”



闻言,电话那边的苏温透过窗户看向碧蓝的大海,莞尔一笑,不说话。



“诶,就知道会这样。”林义装模装样叹口气,随即说起了正事,“你帮我个忙,我要华润的所有资料。”



听到是华润,苏温一下就懂这小男人的意思了,柔软的道了一声“好”。



...



等了一天,傍晚时分,苏温的传真咬着晚霞尾巴发过来了。



而稍后一些,赵树生也是带着一份资料赶到了步步高电子。



给他倒了一杯茶,招呼赵树生坐下。



林义就拿着两份资料开始细细对比一番,感觉大同小异,只是苏温的更细更全。



文件上显示:



1938年,华润集团的前身“联和行”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悄然成立。这也标志着华润万家的前身初步确立。



1964年,华润与港商一起在香港开设了大华国货。这也是华润万家从买洋货向国货的转变。



最终到了1983年,“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华润万家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洪流。



在1984年的时候,零售业开始发展了起来,华润万家也顺应趋势,第一家华润超级市场在香港开业。



随着零售业在全球的火热发展,华润把眼光瞄准了内地。1992年初,华润超市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分店——爱华店,标志进军内地。并在1993年,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厂。



对外扩张的时候,也不忘对自己组织架构的重整,1993年6月,华润将大华国货和中国国货合并,更名为华润百货有限公司。



在此之后,又开始了新的布局。1994年1月,华润百货铜锣湾分店开业,同年6月,北京华润百货公司开业。



经过了两年的摸索,在1995—1997年,华润超市成立苏州、上海、天津、北京公司,开始布局全国连锁网络。



...



看着这份资料,林义心里也是沉甸甸的,不愧是有悠久历史的公司。虽然现在看起来在超市零售行业领域还不强大,但已经在全国布局各行各业了。



林义有种感觉,自己要是夺取了华润在华南的气运。



以华润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它一样可以在长三角或渤海湾发展起来。这点毋容置疑,后世的苏果等有名的企业都是被吞并了的。



看完资料,林义思索一番就问赵树生,“你有什么看法?”



赵树生很是认真的说,“以这个布局来看,将来会是我们的劲敌。”



林义点点头,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思,“嘱咐信息收集小组,以后多多关注华润。



我觉得,就算我们在华南狙击它成功了,它也会在华东或华北发展起来。不出意外的话,当我们将来进攻华东区时,肯定又会遇到,那时候可能会有一场恶战。



不过这有个前提,在华南这一块三分地,我们要对它遏制成功。”



赵树生表示认同这种说法,“你放心,我来的路上已经郑重嘱咐过信息收集小组了。”



“那就行。”



林义附和了一句,接着强调说,“除了华润,目前我们涉及的四个省都不能大意。



要信息小组对四个省内的所有超市重新摸一次底。外企也好,本土企业也好,都要慎重对待,我不希望哪一天看到意外出现。”



“好。”



简单聊完大局,林义就说,“你也要去接触万方,而且要快。必须在新一佳和华润没反应过来之前入股万方成功。”



讲到这,林义顿了顿又说,“既然万方不愿意让出控股权,那就争取拿到50%的股份。”



赵树生有点迟疑,有点不确定的说,“这个可能有些难度,但我努力试试。”



“不是努力,是一定。”林义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后,又盯着文件资料道,“华润不是一般企业,不能掉以轻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