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二二章:鱼嘴里插管子
回到基地,大部队还没返回,师姐下车直奔厨房。案板上几十种生猛鱼虾、螺蛳、扇贝。清蒸的、油炸的、水煮的、盐焗的、爆炒的、红烧的、还有活蹦乱跳没下锅的。



“哎哟,杨局回来了!先喝碗鲍鱼汤,别看小不点儿,很滑口。”



蔡队进办公室联系当地派出所,我扎好车子也进来厨房。



“哇塞,咱姐,这几十盆菜,你一个人坐这儿,东一筷子西一筷子的,不像话吧?”



“咋啦,四哥哥,他们要是不回来,姐还等着饿死啊!来,给你吃个鲍鱼仔补补身子!”



“都说咱四哥福气,今日一见,果不其然,羡慕!”



“说啥呢,老谢,这一案板都是你整的,能耐呀哥哥!”



“我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警卫室喊人帮忙洗刷,我只管做熟就够呛了!海鲜好吃,关键还是得洗干净。”



“四哥哥,给王队打个电话,饭熟了,别忙活了!”



“四哥,什么情况?”



“在山坳发现敌情,局座喊先收队!”



“OK,尼玛中午咱也喝一壶!”



下午四点开始下大雨,师姐带大队人马返回市局,我跟老大留在基地,晚上行动。



六点钟,大鹏派出所送来协查报告。



海鹏化工于九五年十月开张生产,民营股份制企业,注册资金六百万,老板叶海鹏,男,45岁,坪山本地人。在坪山乃至龙岗都有生意、商铺。靠承包工厂废品、垃圾处理发家,只挂名不参与工厂管理。



公司股东之一,副总叶继业,男,四十岁,公司实际管控人,叶海鹏堂弟,坪山人,住在葵涌。



公司股东之二,财务经理,叶海梅女士,五十岁,未婚,人称梅姐,香港人,叶海鹏远房堂姐,平时住在大鹏海啸公寓,周末回香港,一周在公司也就待三四天。



彭记海产品出口公司,老板彭海,大鹏本地人,三十六岁,自建海景双子星别墅,阿公阿婆,一家老小都住在一起。每周一三五固定整装车发货到香港旺角渔人海产品批发市场。报关经理是他小姨子苏娜,未婚,开红色甲壳虫,也住在别墅。



“四哥,有啥想法?”



“想法暂且保留,今夜趁下雨造访化工厂,查看究竟,回来再商量对策。”



中到大雨,下下停停,晚上十点出发走到马路上,又下大了。



王队开车,来到化工厂熄灯拐进工厂专用水泥路,果真如邱处所讲,雨水携带泥土冲上来,路面一片黄泥浆。



“老大,照保镖兄弟的说辞,也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了,路面泥浆湿滑,出去拐弯过急肯定会刮蹭绿化带叶子。”



“对,目前看来也只有这条路符合条件。咱俩咋上去?”



“王队车子退出去,往前走一点儿,从哪里阶梯上山摸到厂房上面去。”



跟老大爬上来,拿望远镜观察厂区。有反应釜的蒸馏车间是白夜班不停火,还有灯光。碎料车间也是24小时不停机,有些噪音。其他车间这时候都下班了。



“四哥,如果没猜错,靠山这栋二楼应该就是实验室。没有大型排气扇,高档推拉玻璃窗,有窗帘。”



“嗯,尼玛实验室搁二楼,也不可能生产那玩意儿,咋整,看不出啥名堂?”



“这里想爬进去必须上厂房,没有甩钩根本就上不去。”



“即使爬进去,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个所以然。看来只有从长计议,派人进去打工。”



“算球!走吧,去前面卖鱼的地方看看风景。”



几公里之外就是彭记海鲜加工车间,门口有一台港车停在铁皮瓦下面通道,车厢门开着,车间还有灯火,可能明早要出货。



“老大,分开观察,看看有没有戏码!”



海鲜包装车间内井然有序地忙碌着,速冻的鱼类装冰粒,风干的大海虾、鱿鱼头,带鱼条直接装箱过称。泡沫箱封口装塑胶框,再装卡板,方便装车。



“老大,他们往鱼嘴巴里插管子干嘛呢,防腐吗?”



“在哪里?站着别动,我来瞧瞧!”
(1/1)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