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2章 Chapter 52
地美食其实都千篇一律,吃多了也腻了,只有在池晏这里,他才会耳目一新。



“大人,这次我过来,还有一个请求。”乔什看池晏放下了筷子,自己也连忙放下刀叉。



乔什不是不想学着用筷子,只是他的手太笨了,实在学不会。



池晏喝了口葡萄酒,他问:“什么请求?你说。”



只要不太过分和艰难,他都会答应乔什。



能把棉花安全的带回来,乔什必须是个人才,只要是人才,就绝对不能放过。



乔什:“大人……我想在您这里安家。”



他是商人,他的父亲也是商人,祖父也是商人,一家人从来没有个真正的家,一生都在不停奔波,他们甚至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他的父亲曾经告诉他:“当你刚开始为一位贵族做事的时候,他会很器重你,但是时间长了,你在贵族眼里就和仆人没什么区别,当你有一天做不到贵族让你做的事,你就完了。”



“因为那时候在贵族眼里,你不再有你的财产重要。”



弄死大商人,得到大商人的财产,这可不是一两个贵族会做的事。



有些贵族看起来活得不错,但也就是守着祖产,手里没多少能用的钱,打商人的主意再正常不过了。



商人再厉害,在别人的地盘上,手里没有武器,就跟肥羊没有两样。



可是现在,乔什想安家了,他不想像父亲一样终身漂泊,最后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甚至得不到的好的照顾,连一张柔软的床都没有。



而且父亲一直没有结婚,乔什是一个女奴生的,那个女奴在生下乔什后就被父亲想办法得到了平民的身份,嫁给了一个平民。



乔什只是父亲和女奴的交易产物,父亲承诺给女奴一个平民身份,一个普通幸福的未来。



而女奴则用孩子去换。



乔什不想也跟父亲一样,他想结婚,想有婚生子,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母亲。



所以找一个地方安家,偶尔出去跑商,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他没有父亲那么大的野心,他就是个普通人,想过富裕又幸福安稳的生活,所以在经过无数个夜晚的考量后,他最终决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到池晏的手中。



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领主的仁慈,乔什也知道自己在进行一场豪赌。



池晏倒是一口答应下来:“但是你住在这里,就要遵从这里的规矩。”



乔什:“一定!”



池晏:“雪化了以后你再建房子吧,我到时候让仆人给你指一块地,你要租地吗?”



乔什想了想:“地就先不租了,我还是想偶尔出去走商。”



池晏:“也可以。”



送完棉花之后,乔什又走了,这次池晏送了他十几罐糖和一些布。



等乔什离开后,池晏终于有时间听艾伯特和卡尔汇报了,他们俩出去走了一圈,精神气明显比离开前更好了,人总得有点事做,才不会虚度时光,觉得迷茫。



“钱和带走的糖跟布都花光了。”艾伯特低着头,不敢去看池晏的脸,虽然人带回来了,但损失的东西太多,明显高于“人”的“价值”。



池晏倒不觉得有什么,他让艾伯特和卡尔带走钱和东西的时候,就做好了那些钱和东西全部被花光的准备,这里的人又不是都很淳朴。



只是跟他原本的想法有天壤之别,毕竟最开始他以为这样就不必花钱买人了。



结果还是花了不少的钱,比买人还贵。



但钱已经花出去了,现在后悔也是自找难受。



“没事,你们做的很好。”池晏安慰道,“这次带回来了多少人?都安排好住处了吗?头发剃了吗?”



每次来新人都是一样的流程,领地上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艾伯特:“都安排好了,他们都被自己的亲戚领走了,虽然挤了点,但也有地方住。”



“头发也剃了,澡也洗了,不过没有多的衣服分给他们。”



池晏点点头:“那些新来的人找到活的不管,没找到的一天给他们一个卡坨。”



一个卡坨不多不少,不太能吃饱,也算不上吃好,但饿不死,身上还能有点力气。



他不想让人们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



如果不是他们都不识字,池晏还想在墙上写标语。



“不劳动者不得食”



“要想富,先修路”



可惜他们看不懂,影响了池晏的发挥。



领地上的平民们都已经把亲戚领回了家,也从亲戚的口中知道了城里的现状。



“死了不少人。”亲戚一边吃烤熟的卡坨,一边说他们离开城里前的见闻,“街上很多死人,不知道是冻死的还是饿死的。”



屋里点着火盆,很温暖,哪怕只穿一件麻衣也不会觉得冷,只是有烟,窗户的缝隙开小了就会觉得呛,不少人都等着开春以后去挖白蚁窝,给自家弄个简易的壁炉,冬天就不会被呛住了。



“还好我大哥想着我!”亲戚吃完卡坨,舒服的躺在草扎的坐垫上,摸着自己肚子说,“我还以为我们一家也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他们原本以为自家亲戚在外面也是艰难求生,没想到对方过得这么好,有衣服穿,有食物吃,还有结实不漏风不漏雨的房子住,甚至还租了地,地里的产出就够一家人每天每顿都把肚皮吃得饱饱的。



在池晏看来还非常简陋,甚至有些原始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简直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这些人休息了两天之后,就开始工作了,一天一个卡坨,即便亲戚愿意接济,但不可能一直接济,多数人都选择了领裁衣板和布以后回家裁衣服,这样一些零碎的布头就能自己留下来。



但裁布挣不了太多,倒是女人们都愿意去纺线或者织布。



男人控制不好力气,织布还行,纺线就不行了,很多人纺出来的线跟池晏纺的差不多。



而且他们又不是池晏,管理纺线房的管事可不愿意让他们多练习,那太浪费了。



于是男人们只有五六个手巧的能纺线,其他人不是去制糖就是去劈柴做体力活。



但好在想偷懒的没几个,都很快找到了工作。



那些偷懒的池晏也不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