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十五章 赶集
翌日。



毛李氏顶着黑眼圈将毛翠翠从睡梦中唤醒。



毛翠翠揉了揉眼睛,透过窗户看了眼天色,此刻还是蒙蒙亮。



“怎么这般早就要起床了”昨夜她们将肉和兔皮处理好已经到了半夜,还想着今日能够多睡一会。



毛李氏自顾自的穿着衣裳:“这还早?去到镇上需要走很远的路程,再晚点出发黄花菜都凉了。”



“好吧!”毛翠翠无奈也坐起来穿着衣裳。



心里想着可以去镇上逛逛也不错,睡意倒是消退了不少,看了看屋子四周毛老师等人一个也不在。



而此刻,七个能量正站在屋顶,想着昨日将毛翠翠惹怒了,今日还是不要去触霉头。



毛老师与毛大娘挽着手站在最前面,后面一排的中间则是毛厨师笑呵呵的像个弥勒佛,左右分别是尖嘴猴腮的男子与铁匠!再后面便是毛将军与毛小哥!



这个排序,是毛老师参照葫芦娃兄弟编排的!



魂魄们站在屋顶眺望远方,准备欣赏即将到来的美丽日出。



迎接新的一天到来。



.......



毛李氏穿好衣物便去到院子里,将清洗好的兔皮用荷叶包上,然后便扔进了背篓里放着。



背篓是毛爷爷亲手做的,这次毛李氏去镇上不能在家干活,但也不能浪费时间,所以还得顺带将毛爷爷的背篓给卖了。



毛爷爷一共做好了四个背篓,大背篓两文一个,小背篓一文一个。



正好可以将大背篓跌在一起,然后再将小背篓放在大背篓里,兔子的毛皮则可以放在小背篓里!背起来也省事。



等着在集市上卖了兔皮还要去请巫女,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黄昏了。



倘若在外面的馆子里吃一碗面,那一个背篓可就白卖了,万万不可。



于是在出门的时候,毛李氏从家中拿了两个已经提前做好的饼子,还用竹筒装了满满一罐的凉水留着口渴的时候解渴。



整理好了一切她便牵着毛翠翠出了门,踏上了前往夏丘镇的行程。



毛翠翠此刻虽是已经清醒了,却依然是哈欠连天,并且早饭都没有吃,那里还有精神走路。



“到镇上的牛车很贵吗?”



“一文一人,你说贵不贵?你爷爷编的背篓全部卖出去也才六文。”毛李氏没好气回答,她们去镇上何时坐过牛车。



并且据毛李氏的估计,带着的六个背篓能够卖出去一个那便是谢天谢地了。



编织背篓一事各家各户皆有人会,只是不做这一行的编织出来的背篓不怎么好看,用是一样的用。



只有运气好遇上那些讲究的人了,才有机会卖出去。



毛翠翠听闻也不抱希望能够乘坐牛车了,老老实实的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的走向夏丘镇。



一路上偶尔还能瞧见一些同样早起的村民,挑着或是背着物什,许是也去下丘镇上卖了换取银子。



毛李氏见着了便会笑着与他们打招呼,因为牵着毛翠翠步伐不能太快,便时不时的能够看见村民超过她们母女俩。



一路甚是无聊,毛翠翠找着话来说:“唉!我们待会去摆摊的时候会不会还要缴纳摊位费。”



她当初还在农家生活的时候,跟着爹去过几次集市,那些人流量多的地方,路边的摊位也是要收费,倘若没有银子便只能挑着担子在街上吆喝着卖了。



毛李氏已经习惯了毛翠翠是十万个为什么,只当是小孩的记性差,忘记了一些事情。



耐心的解释:“只有去到集市上摆摊才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不过集市上的那些摊位已经被人给租了下来,咱们即使是想也没有法子。”



毛翠翠点点头,这倒跟民国差不多,没有摊位的就走街串巷叫卖。



下丘镇。



镇上夯土房子居多,一共有三条主路,这三条路的分工也很明确。



丰安路的两旁则是商铺林立,集市也位于这条路上;延康路的两旁则是百姓们的家,有钱的大户住在北边,平头百姓就住在南边,货郎叫卖更多的也是来到的南边,针对那些普通家庭的百姓,还有一条则是官道,供人和马匹行走。



毛李氏先是到了丰安路的韵绣坊,她走的是韵绣坊的大门旁的小门。



小门中坐着一个年纪四十岁左右,穿着粗布的妇人,不过妇人身上的衣物没有一个布丁,头上还钗着铜钗,给人的感觉是殷实之家的妇人。



前方有一个女子,正在将自己绣好的香囊袋交给妇人检查。



“李管事,这儿是剩下的布条和绣线你过过目。”



李管事是韵绣坊负责对外派发活计的人,绣什么香囊需要多少布料,有多少花样她一清二楚,看了看便知晓面前这两女子很老实。



“五个兰草香囊一共十五文,你这次可要再接一点活计回家?”



这是女子第一次来韵绣坊接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