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五十九章 功过
收到崇昌搞的“大事件”消息的时候,刘信启坐着庐山号航行在东海上,前往济州岛。



八月十五日。



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但是刘信启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出远门的行程。



之前答应妻子周玥,西进攻略之后会在家里多呆一段时间的话也算是食言了。



情报是“金币”传过来的,经过多次训练,能在茫茫大海之中找到己方船只,并且准确传信的金雕只有“金币”。



刘信启明白是高星武将卡附加了谋略属性所致。



今后在海上的传信任务会越来越重,刘信启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拿出来几张四星卡分配给鹰巢。



可是又考虑到,四星卡增加的谋略属性在科研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能会更大,最终还是纠结没有做出决定。



将手里的情报递给崔武,崔武快速看过之后评价道:“擅作主张,打乱了盟里的计划。”



刘信启摇了摇头:“确实是擅作主张,但是也不算打乱了盟里的计划。”



“哦?”崔武作为团长,军方高层,对于兴汉盟的战略规划还是很了解的。



兴汉盟西进攻略之后,接着是韬光养晦,然后实行环渤海攻略,不会继续向西扩大京东西路的地盘,以免刺激到南边,被群起而攻之。



“崇昌这次也算是歪打正着”刘信启解释道:“我一直决定不了怎么处理兴汉盟与南赵之间的关系,崇昌这算是给了一种解决思路。”



兴汉盟与南赵现在还是名义上的“从属”关系,南赵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还是没有敢派兵北上,派官北上更不可能,没人愿意北上白白送死。



“崇昌暗中资助起义,算是歪打正着?”崔武不明白。



崇昌事后给盟里的报告写的很详细。



这次起义,明面上没有兴汉盟的力量,义军中所有大头目都是普通人,没有战士。



济阴县的谛听战士,只是在暗中帮忙。



崇昌也说了他的计划,会继续向西或者向南发展。从富商、士绅、大地主哪里抢钱,在兴汉盟购买武器、装备和粮草。



“崇昌这么做对兴汉盟的好处有很多。”刘信启继续解释:



“首先,我们名义上归属南赵朝廷,若是无缘无故的与南赵朝廷开战,就是反叛。截止到目前,南赵朝廷还没有招惹过我们,所以我们也无借口可用。有了崇昌制造的义军,就可以做很多事了。”



“其次,兴汉盟有《土地法》限制,若是士绅、地主不犯法,我们想要收回他们手中的土地,就得用钱买。仅仅登莱两州还可以,这次京东东路、西路两路的耕地回收已经让财政有些吃紧。若是今后范围更大,财政就无力支撑了。”



刘信启以前过于仁义,没有明抢,现在反而给兴汉盟埋下了难题。



这次亲自前往倭国,也有扩大倭国贸易的因素在其中。



“再次,义军所过之处,秩序全部被打破,我们兴汉盟之后再接手,白纸上作画,岂不是更加容易。”



“这倒是。”崔武点头认同。



“最后,崇昌这次暗中资助建立‘义军’组织,给兴汉盟展示了一种处理周边国家关系的方法,今后可以借鉴。”刘信启最后道。



后世美国在全球资助反对派,传播“自由”思想,搞的好些国家民不聊生,再从中谋取利益、打击敌人。崇昌这次的行动与后世美国的做法有雷同之处。



“这么说,这次崇昌私自做出这么大的事,竟然有功无过?”崔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若是真是这样,那今后谛听、军情司的探子在他国有样学样,制造混乱,岂不是有了经验支持?



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崇昌的才能。这种计划,成功了还好说,失败了可是会非常惨。



“并不是无过。”刘信启道



“我就说嘛。”



“他擅自制造局部地区混乱,导致当地百姓大规模死伤,这是最大的过错。”刘信启道。



兴汉盟毕竟不是美国,不会有民主没人性。



西进战略中,刘信启一直叮嘱手下战将,控制死伤,少造杀孽。就连对敌人,也是选择杀敌较少的战胜策略。



可是崇昌这次在济阴县的心动,造成守军、义军、援军和当地百姓、士绅、富商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五千人。



可以说与整个西进战略造成的总伤亡差距不大了。



“那您打算怎么处理他?”崔武问道。



“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相抵,我得好好考虑考虑怎么处置他了。”刘信启感叹道,一时也是有些为难。



功过不相抵是很难做到的。



但是有功就要赏,有过就要罚,赏罚分明才能有效管理手下。



最后经过深思熟虑,刘信启还是决定暂时将这件事搁置,不通报、不表扬也不处罚,对外宣传就是萧先生组织的起义,与兴汉盟无关,对内宣传也是如此。



对于崇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仅限工作需要范围之内的人知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