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章 中二少年
回头再说狄府。



狄家娘子煮了一罐茶汤,又贴心的打来一盆清水让太平公主洗脸。



太平公主洗干净了小脸,重新露出俏丽的眉眼,还有水珠沾在发梢和小扇子般的长长睫毛上,流露出动人心魄的美。



崔二郎看得都忘了吃茶。



这小娘洗干净了是真俊。



跟大郎倒是真般配得很。



裴绍卿也是下意识吟了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太平公主顿时美目一亮:“这是你写的诗句?”



“可堪入目?”裴绍卿笑着反问道。



“用词朴素,意境却优美。”太平公主赞道,“好句,可惜只一句,你什么时候把全诗补全了,一定要第一个念给我听。”



提及诗句,太平公主竟露出一等格外的热情。



裴绍卿大抵也能猜到太平公主心态,诗句对唐人来说大抵就是后世的网文,太平公主就是个催更少女。



裴绍卿也曾是个催更少年。



“不要催。”裴绍卿说道,“催就是看心情。”



“什么时候我的心情美了,随手就补全了。”



裴绍卿这话还真不是吹牛,因为穿越前半个月,他刚代表全体边防老兵参加了最新一届中华诗词大会。



为了在诗词大会上有所表现,



他花大半年时间背熟了数百首唐诗、以及宋词。



太平公主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笑吟吟的说道:“真没想到,你一个守捉郎竟然还能写诗,而且还能写出这等优美的句子。”



裴绍卿道:“谁说的守捉郎不会写诗?”



话音刚落,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忽然进来。



“你是守捉郎?”少年一脸惊喜的问裴绍卿。



“我听说你们守捉郎能够高来高去,飞檐走壁?”



“弘文馆的同学都说,你们能在千里之外取人首级?”



弘文馆,同学,少年,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裴绍卿便立刻猜出眼前这个少年就是狄仁杰的幼子狄光昭。



只不过,这厮一看就是个中二少年。



裴绍卿转开脸不想理会,他现在的年龄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心理年龄要大得多,是一个在边境服役多年的边防老兵。



崔二郎跟这少年却是同龄人。



崔二郎便昂的一声问道:“你不信?”



“不不不,大哥别误会。”狄光昭吓得双手连摇。



旁边正在喝茶汤的太平公主听了,便噗的喷出一股水箭,而且这股水箭不偏不倚正好喷在裴绍卿脸上。



裴绍卿只能无奈的瞪眼。



对方是公主,总不能打她一顿吧?



再说打哪里?打她屁股?怎么打?用什么器物?



正胡思乱想,有茶汤顺着脸颊流到裴绍卿嘴边。



鬼使神差的,裴绍卿忽然就伸出舌头去舔茶汤。



太平公主的一张俏脸便刷的红透,跺脚娇嗔道:“不许舔!”



但是,晚了,裴绍卿已将流到嘴边的茶汤舔掉,噫,这味道……



这个时代的茶道真的挺让人无语,茶不是泡的,居然是煮的,加了葱、姜、花椒、桂皮之类的佐料不说,关键还特么加了盐。



这还是茶吗?有一点茶的味道吗?



认真的泡一杯茶来喝有那么难吗?



裴绍卿一脸嫌弃,那边的狄三郎君也不高兴了。



看到太平公主嘲笑自己,狄光昭立刻不乐意了,他仰慕并且崇拜守捉郎,但是对于皇室公主却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你笑什么?”狄光昭怒道。



太平公主道:“哥可不能乱叫,你是想多个阿爷吗?”(注1)



“什么呀。”狄光昭不屑的道,“我在弘文馆的许多同学都用哥称呼他们兄长,长兄叫大哥,仲兄叫二哥,次序简单且明了。”



太平公主道:这都是哪里的同学?”



狄光昭答道:“有吐蕃,突厥、奚、契丹还有回鹘。”



“都是蛮夷。”太平公主笑道,“你跟着蛮夷学礼仪?”



“蛮夷怎么了?”狄光昭的中二特征表现得很明显,总之就是各种不服权威,你说向东我偏要往西,你说下地我偏要上天。



“我就觉得大唐的礼仪根本没什么卵用。”



“要礼仪这东西有什么用啊?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狄光昭正在嘚吧嘚说个不停,门外忽然间响起杂乱的脚步声。



旋即一队手持步槊、身披明光铠的金吾卫就冲进来,狄光昭因为挡住了门口,直接被金吾卫摁倒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