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章 未雨绸缪
武则天和狄仁杰便同时竖起耳朵。



裴绍卿略一沉吟,然后朗声念道:“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叹。”



哪首唐诗写得最好,从来就没有定论,有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说崔颢的《黄鹤楼》,但裴绍卿最喜欢李白的这首蜀道难。



这道诗真把蜀道的壮美与险绝写到极致。



武则天和狄仁杰也完全沉浸在李白这首诗描述的险绝风光中,眼前仿佛呈现出一条羊肠鸟道直通悬崖巅。



套用网络语,就是画面感太强了!



好半晌之后,狄仁杰才长叹一声,道:“好诗!”



武则天也道:“现在我才真信了文曲星君之说。”



“是啊。”狄仁杰也深以为然的道,“臣也不信凡人能写出此等诗篇。”



其实他们相信文曲信君托梦之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根据大理寺的审案记录,裴绍卿的履历非常清楚,他从来没有走过蜀道。



没走过蜀道,却能写出蜀道难这样壮美的诗篇?



到这时,不只是武则天,便是身为“正经读书人”的狄仁杰也终于相信,文曲星君也许可能真在梦中传授了裴绍卿上千首天诗。



这样的诗篇只有天庭才配有,凡间哪能得见?



终于信了?裴绍卿哂然一笑,又道:“天后,文曲星君还说了一句谶言。”



裴绍卿决定放出真正的大招,因为文曲星君托梦之说虽然可以帮他暂时渡过难关,但是等到事过境迁之后就会造成反噬。



所以得未雨绸缪,留好退路。



这条退路,就是与武则天进行政治捆绑。



只有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联盟,小命才会有保障。



“孤知道。”武则天道,“狄卿都告诉孤了,文曲星君还言道,他之所以在梦中口授八百首传世名篇,乃是为了表彰孤这二十多年的弘扬文教、振兴科举。”



“草民只与狄寺正说了半句。”裴绍卿说道,“后面还有半句。”



“是吗?”武则天神情一动,问道,“不知后面半句又是什么?”



裴绍卿道:“在说出后半句谶言之前,我想先请问天后,打算如何处置九叔他们?”



狄仁杰赶紧在一旁补充解释:“就是合川守捉城的那个火长,崔九,因为裴小郎君九岁丧父,是崔九和其他的守捉郎将之扶养大。”



“嗯?”武则天的眼神一下就变得凌厉。



一股无形的压力便立刻向裴绍卿压过来。



裴绍卿顿时感到犹如芒刺在背,都说上位者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时间久了,就会养成一等不怒自威的气势,能让人下意识屈服。



他以前还不相信,现在却是信了。



但是想让他屈服却是绝无可能的。



当下裴绍卿毫不退让,直直的看回去。



狄仁杰冷眼旁观,不禁替裴绍卿捏把冷汗。



天后临朝二十载,压得满朝文武噤若寒蝉,靠的可不是好脾气,多少权臣都含恨倒在她的这对凤目嗔视之下。



裴绍卿夷然不惧,不亢不卑的回视武则天。



他料定了武则天不会杀他,至少现在不会。



对于武则天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个人喜怒已退居其次,利益才是第一位。



而他手上恰恰有武则天最想要的,那就是“天”的承认,也就是天降祥瑞!



史书记载,武则天最是喜欢祥瑞,地方官献上几株芝草、木连理等下等祥瑞,她都能够传谕天下、大肆庆贺。



武承嗣献了一块明显伪造的石碑,她都能拿来大造舆论。



而这一次,他假借文曲星君之口,献上传世名篇八百首,此祥瑞远在龙、龟、凤凰、白虎及麒麟等五灵之上。



如果说龙、凤凰什么的是第一等嘉瑞,



那么他献的这个祥瑞就是圣瑞,亘古未有的圣瑞。



所以他根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武则天绝对不可能杀他。



所以他表现得越镇定、越从容,武则天就会越发的高看他一眼。



他可不想当来俊臣那样的鹰犬,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当狗是不可能当狗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狗。



盯着裴绍卿看了足有数息之久,



武则天说道:“你是在要挟孤么?”



裴绍卿不亢不卑的道:“草民不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