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大朝会
”李峤叹道,“一把年纪了还要为国征战,此次出征,怕是真就要马革裹尸。”



郭正一道:“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幸运呢?”



说话之间,又有一个年轻的紫袍大员到来。



这个紫袍大员却是秘书省的主官,秘书监武承嗣。



只不过武承嗣并没有跟郭正一他们站在一起等候,他跟之前赶到的薛仁贵一样,直接进了待漏院等候。



三品以上大员不用在寒风中等候。



不消多时,聚集在丹凤门前广场上的官员就已经超过万数。



永淳年间,长安城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百万之众,九品以上官员数量也超万人,如果算上流外的吏员,更有三万之众!



五更三点,承天门上的晨鼓终于敲响,新的一天正式开始。



三百声鼓点响过,太极宫、大明宫的各座宫门便次第打开。



这个时候,等候在丹凤门外的官员早已经按照品级排好队。



监门卫的武士也已经把官员名册捧出,按照品级逐一唱名,名册上除了官员的姓名及籍贯之外,还有简单的外形描述。



验过鱼符后还要进行搜身,确定没有私藏兵刃才可以放行。



进了丹凤门后就是巨大的含元殿广场,一条龙首渠从广场上蜿蜒流过,将偌大的广场从中间一分为二。



火燎遍地,将整个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恢弘的含元殿就建在广场北的三层平台上。



这个时候,每层平台都已经站了不少宦官。



这些宦官叫典仪,在他身边还有若干赞者,就是个喊话的。



各级官员又按品级依次走上三层平台,**品的青袍只能站在第一层,六七品的绿袍可以站到第二层,四五品的绯袍就可以站到第三层,但是也只能站在殿门外,只有从三品以上的大员、皇子以及各国使节才能进入大殿。



注1:古时候一夜分五更,一更分五点。
(2/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