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章 论功行赏
就在裴绍卿担心李治会忍不住命令老太监动手杀人时,



大唐帝国的这位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却忽然微笑了下,说道:“知足常乐,裴小郎君倒不失为性情中人。”



“天皇谬赞。”



伴随着说话声,



寝宫的气温再度上升。



裴绍卿便知道,危机已经解除。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裴绍卿的判断是正确的。



李治这人真的有性格缺陷,不愿或者说不敢跟政敌正面硬刚。



因为现在世人皆知他是天后党,如果在清思殿中把他给杀了,那就是等同于跟武则天公然撕破脸,李治没这勇气。



果然,李治挥了挥手,又说道:“朕乏了,你退下吧。”



“喏。”裴绍卿恭应一声,赶紧带着青玄离开清思殿。



漫无焦点的看着裴绍卿消失在殿门外,李治幽幽问道:“茂淳,你怎么看?”



老太监沉声道:“裴绍卿此子虽年轻,但是从他处置太平公主绑架一案的过程来看,可谓是颇有大将之风。”



“而且还有谋略。”



“此子智勇兼备,颇似当年一位故人。”



“故人?”李治神情一凝,道,“何人?”



“率三千奇兵过阴山的卫国公,李药师!”老太监幽幽的说道,“天后能得此子辅佐,可谓如虎添翼,今后怕是更难以制约。”



“茂淳言过了吧?李药师是何等人物,裴绍卿焉能及他万一。”李治摇遥头,又道,“不过此子有决断有谋略,确实算得一把好刀。”



“可惜,如此锋利的一把好刀,竟不能为我所用。”



“都怪王德胜那个蠢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老太监目光冷下来,又道:“天皇,要不要趁此子还没成长起来前,趁早……”



说到这,老太监做了个切的手势。



李治却没有做声。



……



回头再说裴绍卿。



两人刚出清思殿,迎面又遇到一个老太监。



就是之前从建福门领着他进含元殿的那个。



老太监看样子来得挺急,没走两侧的回廊,而是直接穿过那片泥地,所以翘头靴上已经沾染了不少的黄泥巴。



这是担心他会出事?



看来大明宫的水很深啊。



二圣之间也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和谐。



看到裴绍卿好好的,老太监明显松了口气。



“裴小郎君。”老太监道,“天后正等你呢,你快跟咱家去紫宸殿吧。”



“喏。”裴绍卿答应一声,快步跟上老太监,“还没请教公公的贵姓。”



“残缺不全之人何敢妄谈一个贵字。”老太监道,“贱姓高,名凌松。”



“原来是高公公。”裴绍卿行了个叉手礼,又道,“你跟天皇跟前的余公公谁大?”



“哎哟,裴小郎君就别寒碜咱家了。”高凌松道,“余公公是咱们的老祖宗,咱家又怎么敢跟余公公相提并论。”



一句话,裴绍卿探出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那个老太监的身份地位不一般。



二是现在太监总体上的地位并不高。



……



紫宸殿。



武则天正跟重臣们商量赏赐的事情。



文曲星君献祥瑞诗1024首,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圣瑞,这么重大的喜庆事件,肯定是要普天同庆的。



大赦天下是肯定的。



减免赋税也是用不着讨论的。



讨论的重点是京中官员的赏赐标准。



讨论结果是八品、九品赏赐钱十贯,六品、七品加十头羊,四品、五品再加十匹绫,三品以上再赏黄斤百两。



最后单独讨论的就是裴绍卿。



武则天道:“诸位爱卿,裴绍卿该如何赏赐?”



一众高官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聚集在刘仁轨的身上。



拄着拐杖的刘仁轨便颤巍巍的站起身,说道:“启禀天后,裴小郎君代文曲星君献诗一千余首,此亘古未有之祥瑞,怎么赏赐都不为过。”



“然裴小郎君毕竟年轻,骤登高位未必就是好事。”



“所以老臣以为,不妨先去国子监读几年书,多认几个字。”



“待他学有所成,或为郎将或为郎官,然后再委以重任也是不迟。”



听了刘仁轨这话,在场的不少紫袍官员纷纷颔首,都觉得言之有理。



“刘阁老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武则天脸上并没有露出明显的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