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1章 状元
裴绍卿来到礼部南院时,



只见上千人的士子已经把张贴榜单的照壁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挤在最里边的士子一遍又一遍在榜单上寻自己的名字。



既便找不到,也是久久不愿离去。



更有甚者双手抱头蹲在榜单下嚎啕大哭。



而围在外层的士子却因为进不去急得满头大汗。



一些官员和勋贵则站在远处对着士子指指点点,或摇头叹息。



当然,也有欣喜若狂的,裴绍卿就看到一个弘文馆的同窗操着生硬的雅言逢人便说,我中了,我考中了,然后大笑。



没错,渡边麻吕考中了!



而且还是超难的进士科!



狄光昭、范文雄还有泥涅师亦步亦趋的跟在渡边麻吕的身后,都是一脸便秘的表情。



看到裴绍卿,狄光昭便哭丧着脸说道:“大哥,我现在严重怀疑批卷的考官是瞎子,渡边这矮子居然也能中进士科?”



“裴桑,我考中了,我考中进士科了!”



渡边麻吕也看到裴绍卿,当即激动的迎上前来。



“渡边,恭喜你啊。”裴绍卿叉手说道,“没准再过二十年,你就是咱们大唐的宰辅,哥几个都要仰仗你的庇护。”



“没有,那不至于。”



渡边麻吕闻言有些兴奋,又有些期待。



按唐律,考中了进士科就能外放当官。



这也就意味着他即将要在大唐开启全新的人生。



渡边麻吕却不知道,他的人生其实是裴绍卿帮他改的。



本来按照正常轨迹,礼部试每年举行,但是每科只取几十人。



是的,你没有听错,大唐的科举考试每次只取几十人,其中又以明经科为主,考中进士科的士子更是凤毛麟角。



按照这个录取比例,渡边麻吕不可能中。



而这也是有唐一代,许多宰相遗憾不是进士出身的主要原因。



因为进士科真难考,取中率真的很低,不说万里挑一,千中选一是名符其实。



但是这一科礼部试,由于裴绍卿对武则天的潜在影响,导致武则天对礼部试做出了颠覆式的变革,不仅实施了糊名、锁院等措施,保证考试公平,同时加大了录取力度,从每科录取数十人,增加到一百余人!



这个录取率其实跟明清时代差不多了。



因为明清时代的录取人数虽然要更多,但是三年一科,大唐却是一年考一科,所以平均下来每年的录取人数差不多。



五人正说话间,又一个士子飞奔而至。



“我中了,哈,我中了!”士子一把抓住裴绍卿胳膊,忘乎所以的大吼大叫,“裴兄我考中了,而且是状元!”



“我是状元,哈哈!”



裴绍卿定睛看,却是宋璟。



宋璟已经兴奋得手舞足蹈。



因为这次科考真是出乎他的预料。



他原本都认为自己这一科没戏了,结果却大谬不然,非但考中了,而且还是第一名,被天后授予状元之名。



状元之名也是头一次出现。



之前的科考是没有状元的。



也就是说,他宋璟是大唐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文状元!这可是要载入史册的,想到这,宋璟就高兴得想要哭。



我要回家,我要祭祖。



我要把这个消息祭告列祖列宗!



在宋璟的身后跟着姚崇和张说。



不过相比宋璟的喜形于色,姚崇和张说却是一脸沮丧。



两人中又以姚崇最为沮丧,因为他今年已经三十二岁,按照国子监的条令,他早就没资格留在国子监读书。



但如果回家读,根本不可能静得下心。



所以今年是他最后的机会,错过今年就很难再考中了。



结果还是没中,反而是自我感觉不太好的宋璟考中了。



不过,姚崇也还是替自己的这位同窗兼好友感到高兴。



但总会有人接受不了事实,想着通过闹事来改变结果。



“有黑幕,这次礼部试一定有黑幕!”一个落榜的士子声嘶力竭的道,“渡边麻吕一个连雅言都说不流利的倭人居然能考取进士,我等熟读经书的大唐士子却纷纷落榜,天下又哪有这等道理?这中间一定有黑幕!”



“走,我们去大明宫敲登闻鼓!”



“我们要向天后举报这一科礼部试!”



士子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试图挑起众怒。



但马上就有士之反驳道:“得了吧,这次礼部试堪称是有唐以来最严一科,不仅考前三天便实施锁院,考生的考卷还必须糊名批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